[实用新型]一种食用菌原料专用粉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6615.2 | 申请日: | 201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6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丕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丕文 |
主分类号: | B02C21/00 | 分类号: | B02C21/00;B02C18/06;B02C18/18;B02C13/04;B02C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3033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菌 原料 专用 粉碎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碎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用菌原料专用粉碎机。
背景技术
食用菌的生产在我国是林业职工的主要经济来源,现有市场上的食用菌产品大部分均是由人工种植而来,在种植食用菌的过程中,是以袋料栽培的方式进行各种食用菌的生产,其袋内原料是以木屑等为主要原料,现有的木屑来源主要靠木工机械加工而得,尤其是靠山林的原始木材,这样消耗了大量的森林树木,国家实行天保工程,禁止砍伐林木,由于没有树木加工木屑,造成了食用菌原料的不足,成本上升,整体产业受到了影响,将树枝、秸秆用普通的粉碎机加工出来的原料由于其颗粒大小不符合食用菌培养的要求,无法使用。因此食用菌行业迫切需要一种能将林下可再生的藤条、蒿草资源,经过特定的机械加工变废为宝成为食用菌原料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在原有的粉碎机、切削机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组合改进而成,提供一种食用菌原料专用粉碎机,将林下可再生的藤条、蒿草资源进行切削、粉碎,使其变成符合食用菌要求的生长原料,克服现有技术使用已匮乏的纯木材(锯沫)作为原料的弊端,解决了食用菌生产成本过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食用菌原料专用粉碎机,包括机座、电机、皮带、喂料口、出料口,机座上依次设置有喂料口、碾压通道、切削舱、捶打舱,机座底部设有电机,所述碾压通道由上、下滚压齿轮组成并与喂料口连接,所述滚压齿轮设置四个, 上、下各两个,所述切削舱与碾压通道连接,所述切削舱外壳分为上、下两部分,切削舱中部设置有中轴,中轴的一端设有中轴轮通过皮带连接电机,中轴的另一端设置有带动轮,所述带动轮通过皮带连接中转轮,所述中转轮通过皮带带动滚压齿轮转动,中轴外侧设置有切削轮,在切削轮的外圆周设置有凹槽,凹槽上设置有切削刀,在切削舱靠近碾压通道一侧设置有与切削刀相对应的固定刀,所述切削舱通过连接通道与捶打舱连接,所述捶打舱外壳分为上、下两部分,捶打舱的中部设置有中轴,中轴的一端设有中轴轮通过皮带连接电机,中轴外侧设置有支架,在支架外周设置有锤片,在捶打舱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筛网,捶打舱底部通过回收通道、吸风机与回收舱连接,所述回收舱呈圆筒形,顶部设有排风口,底部设有出料口,回收舱中部同轴设有圆柱,圆柱外侧设有向下的螺旋叶片。
所述捶打舱外壳上部设有菌料加料口。
所述切削刀与固定刀之间呈一定倾斜角度安装,倾斜角度为7°。
所述固定刀与切削刀的刀刃间距为0.5毫米。
所述切削刀设置有4-8个。
所述切削刀设置有6个。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机器可以将各种杂草、藤条、蒿草、秸秆等进行切削、粉碎,其加工性能优越,加工出来的食用菌原料颗粒大小完全符合要求,该机器占地面积小、操作非常简单,操作人员不用专门培训即可工作,投资小、见效快,效果立竿见影,具有其它粉碎机无可比拟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食用菌原料专用粉碎机电机一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食用菌原料专用粉碎机吸风机一侧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机座;2、电机;3、皮带;4、带动轮;5、中转轮;6、进料口;7、碾压通道;8、滚压齿轮;9、切削舱;10、固定刀;11、中轴;12、切削轮;13、中轴轮;14、凹槽;15、切削刀;16、连接通道;17、捶打舱;18、菌料进料口;19、滤筛网;20、支架;21、锤片;22、回收通道;23、吸风机;24、回收舱;25、排风口;26、出料口;27、螺旋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丕文,未经张丕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66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工中心上的夹紧模具
- 下一篇:消防远程监视监控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