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生物缓冲液生产的溶解罐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56555.4 | 申请日: | 2011-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1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 发明(设计)人: | 崔小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双螺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1/00 | 分类号: | B01F1/00;B01F7/18;B01F15/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生物 缓冲液 生产 溶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缓冲液生产领域的溶解罐,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高浓度中试规模的生物缓冲液生产的溶解罐。
背景技术
生物缓冲液在免疫印迹、生物芯片及生物杂交等实验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现有的缓冲液溶解工序中采用的是将原料加入到有搅拌器的溶解罐中,再注入纯水溶解,甚至有的用人工搅拌。但由于原料的溶质含量很高、自身溶解度低,从而溶解速度较慢、溶解不彻底且溶解均匀度有一定差异,污染严重,损耗大,影响所需缓冲液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生物缓冲液生产的溶解罐,其能够实现原料在纯水中溶解速度快,溶解彻底且溶解均匀。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生物缓冲液生产的溶解罐,包括罐体和设置在罐体内的搅拌器,所述搅拌器进一步包括:搅拌轴,所述搅拌轴沿轴向设置若干层搅拌叶片;所述每层搅拌叶片均垂直于搅拌轴安装。
较佳地,所述若干层搅拌叶片包括中层搅拌叶片和底层搅拌叶片;所述中层搅拌叶片设置在搅拌轴的中部,所述底层搅拌叶片设置在搅拌轴的底部。
较佳地,所述中层搅拌叶片沿搅拌轴向第一方向偏转;所述底层搅拌叶片沿搅拌轴向第一方向的反方向偏转。
较佳地,所述每层搅拌叶片包括若干个单层子叶片,且各个单层子叶片沿搅拌轴偏转的角度为30°~45°,且各个单层子叶片的同一侧叶面之间呈钝角。
较佳地,所述搅拌叶片包括三个单层子叶片,且各个单层子叶片的同一侧叶面之间呈120°夹角。
较佳地,所述中层搅拌叶片和底层搅拌叶片互呈60°夹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原料在纯水中溶解速度快,溶解彻底且溶解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用于生物缓冲液生产的溶解罐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用于生物缓冲液生产的溶解罐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一种用于生物缓冲液生产的溶解罐,包括电机l,减速机2,联轴器3,驱动支架4,回流口5,夹套介质入口6,支架7,搅拌器,罐体9,物料出口10,液位管11,夹套12,夹套介质出口l5,取样口16,温度控制器17,喷淋球l8,可折叠物料进口l9。
其中,搅拌器设置在罐体9内。且所述搅拌器进一步包括:搅拌轴8,且搅拌轴8沿轴向设置若干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均垂直于搅拌轴安装。
所述每层搅拌叶片包括若干个单层子叶片,且各个单层子叶片沿搅拌轴偏转的角度为30°~45°,且各个单层子叶片的同一侧叶面之间呈钝角,适用于有一定粘度的溶质溶解。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若干层搅拌叶片包括中层搅拌叶片13和底层搅拌叶片14;中层搅拌叶片13设置在搅拌轴8的中部,底层搅拌叶片14设置在搅拌轴8的底部。
中层搅拌叶片13沿搅拌轴8向第一方向偏转;底层搅拌叶片14沿搅拌轴8向第一方向的反方向偏转。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左下方;则第一方向的反方向为右下方,仅为距离,本实施例不对此作出限定。
中层搅拌叶片13和底层搅拌叶片14均包括三个单层子叶片,且各个单层子叶片的同一侧叶面之间呈120°夹角。
且中层搅拌叶片13和底层搅拌叶片14互呈60°夹角,可有较好的混合溶解效果。
根据搅拌轴8的旋转方向、混合液体的液面高度来确定搅拌叶片的轴向安装位置和底层搅拌叶片14的偏转方向,以保证底层搅拌叶片14使液体向罐底运动,同时反向的中层搅拌叶片13使液体向罐壁运动,从而使溶剂和溶质的混合液体形成罐内循环,使溶质能够更快地溶于溶剂之中。
如图l和图2所示,罐体9外设置有夹套l2,夹套12上还设置有夹套介质入口6和夹套介质出口l5,可以根据需要在夹套12内通以导热介质,促进溶解。
如图l和图2所示,罐体9上还连接有温度控制器17,用于检测温度,控制溶解罐的溶解温度。温度控制器17可以显示罐体9和夹套12的两处温度,用于判断溶解是否均匀,当溶解较均匀时,各温度检测点的温差较小,当溶解不均匀时,各温度检测点的温差较大,并据此对导热介质的流量、流速等进行调整。
为了使夹套介质在夹套l2中充分流动,有效地进行热交换,实现控温的目的,夹套介质入口6设置在夹套12的下部而夹套介质出口15设置在夹套l2的上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双螺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双螺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65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免堵式生物质颗粒燃料成型机
- 下一篇:一种中空纤维超滤组件用的一体式水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