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6512.6 | 申请日: | 201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59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发明(设计)人: | 苏育宏;王耀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7/00 | 分类号: | H01R27/00;H01R13/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45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器件连接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复合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各种电子产品之间及其周边装置之间的连接越来越频繁,而电子产品与其周边装置之间通过各种连接器(如USB连接器、HDMI连接器等)来实现连接是一种很常见的连接方式,因此各种连接器的使用频率也随之增加。在电子领域被如此广泛的应用,因此生产厂商对各连接器的生产也由原来的小规模生产逐渐转变为大规模批量化生产。使得连接器的种类越来越多,人们使用也更为方便。
但是现在常用的各种连接器均只能单一地与一个电子产品连接以传输数据信息,当需要同时对多种不同类型的电子产品进行数据传输时,则需要同时携带使用多种不同类型的连接器,这将使得不仅携带不方便而且使用起来也不简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焊接于电路板上的复合连接器,该复合连接器可同时与多种外部连接器连接,使用携带更加方便,而且提高了连接器使用的灵活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连接器,适于焊接于电路板上,其中该复合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本体、第二连接本体及金属壳体,所述第一连接本体与第二连接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金属壳体包覆于所述第一连接本体与第二连接本体的外围,且所述金属壳体的两端形成有开口,所述第一连接本体包括第一绝缘承载部与若干第一连接端子,所述第一绝缘承载部固定安装于所述金属壳体内,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固定于所述第一绝缘承载部上且部分露出所述金属壳体一端的开口以与外部连接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本体包括第二绝缘承载部与若干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二绝缘承载部与所述第一绝缘承载部固定连接,且固定安装于所述金属壳体内,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固定于所述第二绝缘承载部上且部分露出所述金属壳体一端的开口以与外部连接器连接。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复合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本体、第二连接本体及金属壳体,使得所述第一连接本体与第二连接本体可分别与不同类型的外部连接器连接,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复合连接器可同时与多种不同类型的外部连接器连接使用,使用与携带均很方便,而且使得整个复合连接器的使用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复合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复合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复合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第一连接本体 100 第一绝缘承载部 110
第一连接端子 120 第二连接本体 200
第二绝缘承载部 210 第二连接端子 220
金属壳体 300 焊接端子 301
辅助端子 302 开口 310
第一收容腔 320 第二收容腔 330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复合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复合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本体100、第二连接本体200及金属壳体300,所述第一连接本体100与第二连接本体200可分别与不同类型的外部连接器连接使用,且所述第一连接本体100与所述第二连接本体200固定连接而呈一体式结构;所述金属壳体300包覆于所述第一连接本体100与第二连接本体200的外围,且所述金属壳体的两端形成有开口310,从而外部连接器可通过所述开口310与所述第一连接本体100或第二连接本体200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65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诱食性幼鳝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承重支架调节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