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源延长线之点对点讯号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6215.1 | 申请日: | 201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5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高于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物联智慧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8 | 分类号: | H04L12/28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 22206 | 代理人: | 张绍严;王大珠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延长线 点对点 讯号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类,特别涉及一种电源延长线之点对点讯号控制装置,尤指一种即插即用、且可接受具备连接因特网的电器电子用品控制、进而操控电气产品的开闭状态的电源延长线之点对点讯号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电源延长线早已是一般家庭中常见的电源插头,由于家中嵌在墙壁里的电源插座数量有限,而家中需要使用电源插座的电器用品却又多过家中的电源插头,不仅如此,大部分大型的电器用品并无法随意搬动至靠近插座的位置,而电器用品本身的电线长度却不足以插入到壁上的电源插座,因此,电源延长线的相关产品方可普及化到每个家庭中,电源延长线不仅改善家中嵌入式电源插头需求量不足之外,同时也解决电器用品与嵌入式电源插头在距离上的问题。
虽然电源延长线以改善上述问题,但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如何控制插设在电源延长线上的电气用品的开关启闭状态,则是新的议题,而目前市面上的电源延长线则是直接在电源延长线上设计出分别控制单个电源插座的电源开关控制器,如此一来则无需将用不到的电气用品直接插拔插头。上述方法虽然解决了在电源控制上的问题,但在使用上则出现新的困扰,倘若使用者出门,忘却了将电源延长线上的电源开关控制器关闭,因此插设在电源延长线上的电气用品则会持续因有电而运作,不仅浪费电能及金钱之外,更严重的是,提升电线走火或其它的电气用品过热等意外发生的机率。上述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延长线之点对点讯号控制装置,利用具备连接因特网的电器电子用品可直接控制电源延长线上的电连接座通电与否,进而操控电气产品的开闭状态。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电源延长线,装设一具备一程序单元、且供讯号传输的讯号收发器;一主动装置,其具备与该程序单元相对应的对应程序单元;及一点对点服务器,其将该电源延长线与该主动装置经因特网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体包括:
一电源延长线,装设一具备一程序单元、且供讯号传输的讯号收发器; 一主动装置,其具备与该程序单元相对应的对应程序单元; 一点对点服务器,其将该电源延长线与该主动装置经因特网进行连接。
更包括复数分别供该电源延长线及该主动装置经该因特网连结该点对点服务器建立联机的路由器(Router);
更包括一与该电源延长线建立连接的该路由器、且与该讯号收发器作无线传输的无线讯号收发器;
其中该程序单元为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cace,API);
其中该对应程序单元为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cace,API);
其中该讯号收发器为有线传输;
其中该讯号收发器为无线传输;
其中该主动装置为具备连接因特网的电器电子用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一、无须专业人员的安装设定即可达到点对点的联机操控,同时可运用于一般家庭,让具备点对点联机的电源延长线普及化。
二、可一次针对插设于电源延长线上的多个电气产品进行开关操作,而无须再分别针对单一电气产品进行远程电源启闭操作,以提升整体远程的操控便利性。
三、掌握时效性的优势,能快速完成点对点(P2P)的联机,不需自行架设并维护复杂的点对点平台。
四、将家庭常用的电源延长线结合点对点的联机方式,能大幅提升家庭在使用上的便利性,以提升使用的普及性。
五、无须专业人士进行设定或定期维护,因此能达到扩大即插即用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架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图3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图4 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架构示意图。
图5 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架构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电源延长线1,装设一具备一程序单元102、且供讯号传输的讯号收发器10;一主动装置2,其具备与该程序单元102相对应的对应程序单元20;及一点对点服务器3,其将该电源延长线1与该主动装置2经因特网4进行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物联智慧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物联智慧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62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多点触摸实现相机变焦的移动终端
- 下一篇:智能门锁面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