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棘轮扳手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55965.7 | 申请日: | 2011-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5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昆麒五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13/46 | 分类号: | B25B13/46;B25B2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237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棘轮 扳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拆装工具技术领域,涉及扳手,尤其是涉及一种棘轮扳手。
背景技术
棘轮扳手在日常生活和工程技术领域中应用广泛,为了提高棘轮扳手的性能,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棘轮扳手[申请号:200920113085.9],包括一扳头,扳头上设有一棘轮槽以及与棘轮槽相连通的月牙槽,棘轮槽内设有一棘轮,月牙槽内的一侧设有一棘齿撑牙,棘齿撑牙一端设有弹簧;所述月牙槽内与棘齿撑牙相对的一侧设有一簧片,簧片一端沿月牙槽内壁激光焊接在月牙槽内,簧片另一端设有一凸件,凸件套设在弹簧内。该方案提供一种棘轮扳手,利用激光焊接将簧片焊接在月牙槽内,簧片的固定非常方便而且比较牢固,同时无需在配合块上铣孔;有效降低了制造难度和制造成本。上述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性能,但是整体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易于出现故障,操作使用也不够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的棘轮扳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棘轮扳手,包括本体和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上设有环形圈,在环形圈内设有若干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的单向孔,所述的单向孔的底部倾斜设置,所述的套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在安装孔内设有弹簧和球体,所述的球体在弹簧的作用下压于单向孔底部,所述的套体插于环形圈中且两者之间设有轴向定位结构,所述的套体上设有能与工件连接的套接孔。
在上述的棘轮扳手中,所述的套接孔的大小与1/4英寸的工件外形相适应,所述的套接孔的深度为10mm。
在上述的棘轮扳手中,所述的轴向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套体上的若干弧形体,所述的弧形体具有能使本体卡入的弧形槽。
在上述的棘轮扳手中,所述的本体呈板状,且在本体上设有通孔。
在上述的棘轮扳手中,所述的套体上设置指示标识。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棘轮扳手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机械强度高,工作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套体的侧视图。
图中,本体1、通孔10、套体2、指示标识21、环形圈3、单向孔4、安装孔5、弹簧6、球体7、套接孔8、弧形体9、弧形槽9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本棘轮扳手包括本体1和套体2。本体1上设有环形圈3,在环形圈3内设有若干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的单向孔4,单向孔4的底部倾斜设置。套体2上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5,在安装孔5内设有弹簧6和球体7,所述的球体7在弹簧6的作用下压于单向孔4底部,所述的套体2插于环形圈3中且两者之间设有轴向定位结构,所述的套体2上设有能与工件连接的套接孔8。套接孔8的大小与1/4英寸的工件外形相适应,套接孔8的深度为10mm。
轴向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套体2上的若干弧形体9,所述的弧形体9具有能使本体1卡入的弧形槽91。本体1呈板状,且在本体1上设有通孔10。套体2上设置指示标识21。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本体1、通孔10、套体2、指示标识21、环形圈3、单向孔4、安装孔5、弹簧6、球体7、套接孔8、弧形体9、弧形槽9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昆麒五金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昆麒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59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