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排气管夹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5682.2 | 申请日: | 201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6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宁江清;蔡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8 | 分类号: | F01N13/08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冯志云;郑特强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气管 夹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车载发动机消声器与排气管之间固定的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用发动机消声器排气口与排气管的连接通常都采用插入式结构,它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便利的特点。如图1所示,在消声器中,消声器排气口1上均匀设置定宽的安装直槽(使进排气口直径在受力状态下减小,根据管径不同,分别均布2-8根),将排气管2插入消声器排气口1,使用夹持装置(包括卡箍3、螺栓4和螺母5),通过减小消声器排气口1直径的方式,固定排气管2。如图2所示,传统的夹持装置包括卡箍3、螺栓4和螺母5,位于卡箍3一端的螺栓结构紧固时,以卡箍3的B点为支撑点,使卡箍3受到拉力,距离A变小,消声器排气口1直径变小,夹紧排气管2。夹紧过程中,卡箍本身容易发生塑性变形,减小了卡箍的夹紧力,同时,夹紧过程中,卡箍和消声器排气口在A距离处于未夹紧状态。排气管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漏气和脱落。另外,从工程力学的角度来讲,螺栓和螺母夹紧产生力的方向与卡箍夹紧所需力的方向不一致,因此会产生其他方向的分力,造成了力的损失。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对更为有效的夹持装置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避免力损失,提高夹持可靠性的排气管夹持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气管夹持装置,包括U型螺栓、锁紧单元及卡座,其中所述卡座设置有通孔,所述U型螺栓穿过所述通孔并与卡座形成封闭区域,锁紧单元与所述U型螺栓及卡座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所述锁紧单元为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U型螺栓连接,并自所述封闭区域外侧抵卡于所述卡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所述卡座的纵向两侧设有对称形状并与所述U型螺栓形成圆形封闭区域的凸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所述锁紧单元包括固定部、螺纹部及控制部,其中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卡座上,所述螺纹部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卡座上,且与U型螺栓相啮合,所述控制部固定于所述螺纹部上,且控制部上端可转动地穿过所述固定部上端的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所述锁紧单元还包括止挡螺母,该止挡螺母与所述控制部伸出固定部上端的部分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管夹持装置具有益效果在于:该排气管夹持装置采用了U型螺栓与卡座组装的结构,使得紧固U型螺栓和卡座的力与夹持装置的夹持力方向一致,避免了力的损失,也避免了由于卡箍塑性变形而减小加持力的情况,大大提高了夹持装置的可靠性。另外还保持了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排气管安装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排气管夹持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排气管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排气管夹持装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排气管夹持装置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锁紧单元示意图。
主要部件说明
1 消声器排气口 2 排气管
3 夹箍 4 螺栓
5 螺母 6 U型螺栓
7 卡座 71 凸起
8 锁紧单元 81 固定部
82 螺纹部 83 控制部
84 止挡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3及图4,其中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排气管安装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排气管夹持装置示意图。如图3及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排气管夹持装置包括U型螺栓6、锁紧单元及卡座7,其中卡座7上开设有二个通孔,U型螺栓6穿过这些通孔与卡座7形成了一个封闭区域,消音器排气口1及插设其中的排气管2套设于该封闭区域内。所说的锁紧单元在本实施例中为螺母5,套设于U型螺栓6上,并自该封闭区域外侧抵卡于卡座7上,用以锁紧U型螺栓6与卡座7,进而夹持住消音器排气口1及排气管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56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减碳环保省油器
- 下一篇:一种救生舱监测管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