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轻便型延时水嘴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5345.3 | 申请日: | 201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2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蔡学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上水明珠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21/06 | 分类号: | F16K21/06;F16K31/14;F16K31/20;F16K31/6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35213 | 代理人: | 方传榜 |
地址: | 3623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便 延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延时阀领域,具体的说是指轻便型延时水嘴。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在使用的大多数延时水嘴的基本结构是本体和延时阀芯组件两部分组成。延时阀芯组件是整体式结构型,主要由螺丝、手柄、手柄弹簧、中心轴、连接套、止水座、密封胶垫以及塑料杯等组成;在使用时是通过外力的作用打开延时阀芯的。压下手柄中心轴直接移动至限定位置,水嘴出水。手移开手柄的时候,中心轴正压力为零,负压力不断增大(由塑料杯内延时槽注水和手柄弹簧伸张力产生)。中心轴回升至上限位置,密封胶垫封闭排水孔,关闭延时阀芯;这个过程也是关闭→打开→关闭的工作循环。该结构缺点在于使用时,要打开延时阀芯较费力,需要对手柄施加44N的力才能克服来自弹簧和水压产生的压力来打开阀芯。这对于部分老人、小孩和残障人士来说就出现产品使用性能问题了,如果没有足够大的外力来推动水嘴延时阀芯,水嘴不能工作,或者经过几次的施加力才能打开水嘴,但是最终给人的感觉是产品使用性能不好,打开水嘴比较费劲,是种不理想的产品,甚至有相关方面的投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轻便型延时水嘴,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轻便型延时水嘴,包括本体,本体内设有一隔板将其分隔为出水腔和储水腔,所述隔板上设有一排水口,所述本体的出水腔一端的设有水嘴,所述本体的储水腔一端设有进水口,还包括压手组件以及延时阀芯组件,所述本体上还设有与该排水口配合的装配口,所述延时阀芯组件设于排水口上,所述压手组件配对螺纹联接于本体的装配口上,所述延时阀芯组件与压手组件的中心线对齐。
所述延时阀芯组件包括有水桶仔主体、置于水桶仔主体内的浮体、封闭水桶仔主体下端的水桶盖,所述水桶仔主体分为上部和下部,其上部和下部之间设有连接上部和下部的排水孔,其上部下端卡设于隔板的排水口上,其内部设有一排水通道,该排水通道与出水腔相通,所述水桶仔主体的下部上还设有进水槽,所述浮体上设有与排水孔下周沿配合的可封闭排水孔的水位胶圈,所述浮体内可滑动的穿设有一导水推杆,所述浮体与导水推杆之间设有可阻断排水通道的导水推杆平垫,导水推杆与水桶盖之间设有一支撑导水推杆的浮体弹簧,所述浮体下端与水桶仔主体之间设有Y型密封圈,所述水桶仔主体内侧壁中还设有一条连接水桶仔主体与储水腔的延时槽注水通道。
所述压手组件包括装配于装配口的六角压盖、套设于六角压盖上并可滑动的手柄、置于六角压盖内并与手柄固定连接的压杆以及分别连接手柄与六角压盖的压手弹簧。
通过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一,本实用新型将整体式结构改为分体式触点结构,降低了对于形位公差的要求,本体与延时阀芯配合垂直度、同轴度不会造成产生卡滞,使其动作顺畅,不会产生死角限制移动。
二,将延时阀芯手柄与中心轴分离成压手组件和延时阀芯组件。改进后的延时水嘴开启阀芯所需的外力低于22N,比改进前的外力值减少了一半,比标准的参考外力值57N降低了60%。
三,本实用新型的特性体现在较市场上同类型产品使用轻便,按压手柄轻便无卡阻。适用性范围广,特别是老人、小孩和残障人士使用时不再存在障碍,是一种可以在公共场所广泛推广应用的新型节水环保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关闭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启动瞬间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压手组件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延时阀芯组件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本体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轻便型延时水嘴,包括本体1、压手组件2以及延时阀芯组件3,本体内1设有一隔板15将其分隔为出水腔14和储水腔13,隔板15上设有一排水口16,本体1的出水腔14一端的设有水嘴11,本体1的储水腔13一端设有的进水口,延时阀芯组件3设于该排水口16上,本体1还设有与该排水口16配合的装配口17,压手组件2配对螺纹联接于本体1的装配口17上,延时阀芯组件3与压手组件2的中心线对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上水明珠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上水明珠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53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NOR Flash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实时任务虚拟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