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管外突条槽成型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54785.7 | 申请日: | 2011-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2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 发明(设计)人: | 沈师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师贤 |
| 主分类号: | B21D17/02 | 分类号: | B21D1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 代理人: | 王顺荣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管 外突条槽 成型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金属管外突条槽成型机构,特别是指一种可以快速在金属管的管壁上成型出外突条槽,且能确保金属管真圆度的成型机构。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场合都会接触到金属管,例如;婴儿车、学步车的车架,轻便椅的椅脚,或汽车后厢门抬升用气压缸的管体,都是利用到金属管为主要管件。其中,就以汽车后厢门抬升用的气压缸而言,其金属管的口径不大,内部又装设有许多组件,最重要的是在内部必须让空气在必要时可以贯通,如此才能达成推动缸轴伸出或拉动缸轴退回的作用,早期都是在圆管状的金属管内部组装单通控制件,使空气单向贯通以达成作用。目前已有采用在气压缸的金属管管壁上成型出外突条槽的构造,在必要时让高压空气经由外突条槽流到另端,以达成由空气控制缸轴进退的作用。
习知金属管1的管壁上成型有向外突出的外突条槽10的构造如图1所示,该外突条槽10的其中一接近端头处是高度平缓升降的转换斜坡11(如图2所示),而接近另一端头处则是高度落差即刻显现的转换立点12(如图3所示)。上述金属管1虽是习知的物品,但要在金属管1管壁上成型出该外突条槽10时,习知所实行的制造机构组成上颇为繁杂,导致成本高昂,而且最大的缺失在于,为成型出该外突条槽10,经常导致金属管1过度变形而使真圆度降低,使得不良率提升而且增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可以快速且方便地在金属管的管壁上成型出外突条槽,能确保金属管真圆度及降低各种成本的成型机构。
一种金属管外突条槽成型机构,用以对金属管管壁成型出外突条槽的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成型机构包括:
一机台;
一滑轨,固设于该机台上;
一夹模,由一上夹模及一下夹模块成,下夹模底部与滑轨固接,下夹模受一第一其他动力推动时在滑轨上移动,下夹模顶面上开设有一纵向凹状的下夹槽,上夹模对称于下夹模而于底面上设有一纵向凹状的上夹槽,上夹模受一第二其他动力带动与下夹模并拢或分离,上夹模与下夹模并拢时,上夹槽与下夹槽合并组成一夹槽,上夹槽内部顶缘开设有一与上夹槽相通的微容置槽;
一固定座,固设于该机台上,穿设有一与该夹模上由上夹槽与下夹槽合并组成的夹槽对应的穿槽,固定座顶面中央向下开设有一通至该穿槽的定位穿孔,供一定位件穿置入;
一成型管,一端顶面上于对应于该固定座的定位穿孔处开设有一定位穴,另端顶面上开设有一向下穿设的开槽,横向开设有一上下向的长槽,成型管的外直径小于上、下夹槽并拢后的内直径;
一成型轮,为圆盘状,轮缘设为尖弧状,直径略小于或等于该成型管的开槽的高度,成型轮的轴心孔由一轴杆穿设而支撑;
一成型杆,一端顶面上开设有一向下穿设的开槽,横向则开设有一斜向的长槽,成型杆的外直径约略小于或等于成型管的内直径,而插置于该成型管内,并作小距离的左右移动动作;
组装时,成型管的端头被固定座夹持住而固定不动,成型杆穿置入成型管内,其端头穿出成型管外与一第三其他动力接合,并且使成型杆的开槽对应到成型管的开槽,同时成型杆斜向的长槽与成型管上下向的长槽交叉对应,然后将成型轮容置入成型杆的开槽及成型管的开槽内,并由轴杆自该上下向的长槽穿设入,并穿过斜向的长槽及轴心孔,再穿出另侧斜向的长槽及上下向的长槽,而支撑成型轮停留于成型杆内。
其中,机台顶面上开设有一容置槽,滑轨由下滑板及上滑块所组成,下滑板数量为二,对称固设于容置槽内,上滑块则嵌设于下滑板上,每一下滑板上所嵌设的上滑块的数量为二。
其中,下夹模由上滑块的辅助在下滑板上滑移移动。
其中,夹模的上夹模与下夹模并拢时,上夹槽与下夹槽合并组成的夹槽的内直径略大于或等于金属管的外直径,而将金属管容置于夹槽内。
其中,成型杆端头穿出成型管外,先与一夹持件接合,再由夹持件与一第三其他动力接合。
其中,成型管的外直径小于上、下夹槽并拢后的内直径,其差额略大于或等于金属管的壁厚。
本实用新型优点及功效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快速且方便地在金属管的管壁上成型出外突条槽,能确保金属管真圆度及降低各种成本的成型机构。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是金属管管壁成型外突条槽的构造示意图
图2所示是图1中A部份放大图
图3所示是图1中B部份放大图
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外观立体图
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图6所示是图5中部分构造放大图(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师贤,未经沈师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47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现不过中心点的螺旋线运动轨迹的摆头装置
- 下一篇:钢管冷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