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易折叠的举重床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54723.6 | 申请日: | 2011-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1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 发明(设计)人: | 张江;高爱东;杨振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奥林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3B21/06 | 分类号: | A63B21/06 |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王顕 |
| 地址: | 301825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 举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器械,特别是一种举重床。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保养,运动健身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普通的健身器械功能单一,日常锻炼比较枯燥,在锻炼不同项目时,需要更换健身器材,这样使得锻炼较为繁琐,往往不容易坚持下来,且同时处理不当会造成肌肉拉伤,运动疲劳等问题;很多人对减肥执着却收效甚微;作为康复训练又不安全。
中国申请号201010516213.1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折叠举重床,包括两个底杆,两个底杆之间设有下连接杆,每个底杆上均设有立杆,每根立杆的下部之间连接有上连接杆,每根立杆的顶端连接有插杆,每根插杆的顶端均设有杠铃架,两根立杆的上部之间插有背板插杆,背板插杆上放置有背板,背板的背部设有背板撑杆,背板的前面设有坐板,坐板的背部连接有上弯连接杆,上弯连接杆的折弯处与背板撑杆相连,上弯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在上连接杆上,上弯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前立柱连接,前立柱与下连接杆之间连接有下弯连接杆,前立柱下方设有前底脚,前立柱连接有折弯型的方管,方管的下部设有承重管。
虽然其采用了可折叠结构,但是其折叠后仅有一个销钉进行限位,而且在折叠时需要人一手扶着立起的举重床前部,还要俯下身来将销钉插入很小的一个定位孔内,很容易导致扶持不稳产生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单人简单进行折叠操作且安全性能高的可折叠的举重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易折叠的举重床,包括将两侧立架固定连接的连接管、固定设置在连接管中间且间隔设置的连接板、与所述的连接板铰接的座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连接板下部并与连接管固定连接的U形板和折叠限位钩,所述的折叠限位钩包括设置在前部的定位钩、设置在后部的踩踏板以及固定在两者中间且内部设置有轴孔的轴管,所述的折叠限位钩可转动地设置在U形板的两侧壁间并在踩踏板与U形板的底面之间设置支撑弹簧;在座梁的铰接端端部内侧形成有可允许定位钩穿行的凹槽及横向截断所述的凹槽且可与定位钩相钩合的定位杆。
优选地,所述的定位钩为片状结构。
优选地,在座梁的铰接孔前部形成有贯通其两侧定位孔,在连接板上设置有对应的定位孔,直销可将座梁与连接板贯通定位,利用直销限位可增强使用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床,采用可折叠设计节省用户的存储空间,在座梁与连接管的铰接处设置折叠限位钩,方便用户进行折叠操作保证操作安全,提高存储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举重床铰接部位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举重床的折叠限位钩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举重床的座梁的局部斜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举重床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举重床存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举重床包括后支撑架、躺板装置和小腿训练机构。所述的后支撑架包括两个纵向设置在两侧的倒Y形立架1,所述的立架1底部内侧设置有连接管2,所述的连接管2将两侧的立架1固定连接,在所述的立架1顶部分别固定设置有杠铃架3。
在所述的连接管2中间固定设置有两个间隔设置的连接板4,所述的躺板装置与连接板4铰接。所述的躺板装置包括与所述的连接板4铰接的座梁5、背板6和座板10,所述的座梁5为两段直梁管连接构成的折形结构,其铰接端与连接板4通过螺栓可转动配合,在其铰接孔的前部形成有贯通其两侧定位孔55,同时在连接板4上设置有对应的定位孔45,利用直销50将座梁5与连接板4贯通定位,可实现其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背板6的前端与所述的座梁5铰接连接在其弯折处,所述的背板6后部两侧设置有两道支撑杆7,在两支撑杆中间铰接设置有T字形支撑柱8,所述的支撑柱8可选择地与设置在座梁5后部上方的定位板56相顶持,借以调节背板6的倾斜角度。在所述的座梁5前部固定有两间隔设置的支撑片9,座板10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支撑片9上。
所述的小腿训练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座梁端部的前支撑脚11,铰接设置在支撑脚11前方的折弯形的弯折的力臂12,在所述的力臂12竖直部分靠近其底部向前与之垂直地固定设置有承重管13,以便将配重片设置其上进行小腿肌肉训练,在所述的力臂12两端的两侧及前支撑脚11顶部两侧分别对称地设置有泡棉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奥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奥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47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恒压自动充气球
- 下一篇:具有健身和休闲功能的户外器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