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型喷药车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4650.0 | 申请日: | 201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2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褚夫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M7/00 | 分类号: | A01M7/00;B62B11/00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姚德昌 |
地址: | 271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喷药车 | ||
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喷药车,尤其是一种适应用于小型农场的小型喷药车。
二、 背景技术
在人们种植农作物时,为了防止农作物的虫害,通常是使用农药进行防治,因此喷药车是一个重要的农机装置,在现有的喷药装置中,主要有一种水田池埂上行走喷药机,在机架上面安装有药箱、喷药泵和发动机,喷药泵的入口通过吸药管与药箱连接,在该喷药泵的出口连接有喷药管;在该机架的后端和下面分别安装扶手和履带行走机构,所述的发动机通过传动部分别驱动喷药泵和履带行走机构;在该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端或传动路径上设有主机离合手柄,在该喷药泵的动力输入路径上设有喷药离合手柄,大部分喷药车体积庞大,动力较强不易于控制,并且不能在田地里自由行走,不适合喷洒对农作物有害的农药(如除草剂等);另外大部分采用汽油或柴油机,价格比较昂贵,并产生一些气体与药物作用而降低药。
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喷药车,因此不再影响了农药的性能,操作更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底盘、泵体、药液箱、支架和喷杆,底盘设置有扶手、动力行走系统和控制器,控制器设置在扶手上,底盘的动力行走系统设置为电动行走系统,在底盘上设置有泵体、药液箱和支架,泵体设置为与底盘的动力行走系统的输出端联接,支架设置在与底盘的扶手相对的前端面上,在支架上设置有喷杆,喷杆与支架设置为垂直式联接,喷杆设置为通过管道与泵体联接连通,泵体设置为通过管道与药液箱连通。
启动底盘的动力行走系统,通过控制器分别使动力行走系统或泵体工作,当需要进行喷药时,使底盘行走在农作物的田地中,再启动泵体工作,把在药液箱中的农药通过喷杆喷洒到农作物上,由于设计了电动行走系统,不再产生使用汽油或柴油机的尾气,与农药不再进行相互作用,同时使底盘的行走速度容易控制,因此不再影响了农药的性能,操作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支架设置为可调式。适应不同高度的农作物。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控制器是指电器控制装置。由于使用了电控制,操作更方便和简单。
四、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五、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底盘7、泵体3、药液箱11、支架14和喷杆9,底盘7设置有扶手2、动力行走系统和控制器,控制器设置在扶手2上,底盘7的动力行走系统设置为电动行走系统,在底盘7上设置有泵体3、药液箱11和支架14,泵体3设置为与底盘7的动力行走系统的输出端联接,支架14设置在与底盘7的扶手2相对的前端面上,在支架14上设置有喷杆9,喷杆9与支架14设置为垂直式联接,喷杆9设置为通过管道与泵体3联接连通,泵体3设置为通过管道与药液箱11连通,支架14设置为可调式。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是指电器控制装置。
启动底盘7的动力行走系统,通过控制器分别使动力行走系统或泵体3工作,当需要进行喷药时,使底盘7行走在农作物的田地中,再启动泵体3工作,把在药液箱11中的农药通过喷杆9喷洒到农作物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设备利用电驱动,节能环保,行走速度慢,易于控制,工作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喷洒药物,由于电驱动,工作人员只需操控扶手2上的控制器即可。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特点:
1、由于设计了电动行走系统,不再产生使用汽油或柴油机的尾气,与农药不再进行相互作用,同时使底盘7的行走速度容易控制,因此不再影响了农药的性能,操作更方便。
2、本实用新型喷药车,它将药水箱、电瓶、驱动轴、喷药泵和喷药管分别设在钢板车上的相应处,由电动传动载运行走,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3、喷药泵将药水通过管道泵到横喷管,从横喷管的多个喷头雾化喷出,横喷管在支架上可随着作物的高度调节出相应的高度和宽度,用于喷洒不同高度的作物,以达到更好的喷洒效果。由于横喷管的长度较长,与钢板车的前行方向基本垂直,两侧能横跨喷洒多行作物,在作业过程中只要掌握好钢板车的行进方向,打开控制管道的阀门,药液就可自动喷洒,非常轻松,既减少了工作量,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小型喷药车技术领域内;凡是包含有底盘7设置有扶手2、动力行走系统和控制器,控制器设置在扶手2上,底盘7的动力行走系统设置为电动行走系统,在底盘7上设置有泵体3、药液箱11和支架14,泵体3设置为与底盘7的动力行走系统的输出端联接,支架14设置在与底盘7的扶手2相对的前端面上,在支架14上设置有喷杆9,喷杆9与支架14设置为垂直式联接,喷杆9设置为通过管道与泵体3联接连通,泵体3设置为通过管道与药液箱11连通的技术内容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46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