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极推手桩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54288.7 | 申请日: | 2011-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3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 发明(设计)人: | 苏耀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耀辉 |
| 主分类号: | A63B69/00 | 分类号: | A63B6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27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极 推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器材,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太极推手桩。
背景技术
太极是我国传统的武术健身功法,其具有独特深奥的理论和套路,以达到以静养身,修行、悟道及养生为一体的至高境界,其健身效果已为举世公认。
但对于目前,众多养生馆内的太极功法更多的是以招式演练为主,而使用器材的却比较少,偶见人们使用的太极球、太极剑、抖杆等器械,其使用的境界其理念程度难以把握,不易普及,并且不断反复的重复动作,对于初学太极或者对太极还没有融入境界的人来说,练习起来非常枯燥无味,这绝对阻碍了我国太极精髓的发扬光大及普及太极健身运动的推广发挥。
如太极运动中的推手运动,虽然是通过手臂的相互推动,练习手臂的柔韧性,增加手壁的内应强力,但其脚部的着地根基非常重要,太极的推手运动,可将全身的力量凝聚一股强大的隐形力瞬间爆发,将对手推出几米之外,这项太极推手运动其瞬间爆发力超乎想象,而对于初学者来说,相互之间不断地在左右推手反复练习,动作重复枯燥无味,并没有带来成就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融入太极功法的演练元素,比较简单易学,且趣味性极强的太极推手桩。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太极推手桩,主要是由一平台、在平台的表面上设有两条平行滑道及在平行滑道上设有两双相对应的脚桩。
两条平行滑道之间的间距根据需要可调整设置,平行滑道通过螺栓紧固在平台上,平台高出地面设置。
脚桩通过螺栓紧固于平行滑道上,且可以在平行滑道上任意调整间距,脚桩可高于平台面设置,也可与平台面平齐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于:在太极推手桩运动中,通过增加一套专用的推手桩,使人们在运动过程中,更能融入太极的意念和招式,练习过程中通过将对手推出脚桩外,来定夺练习成果,趣味性强,同时健身效果尤佳,对于普及太极运动,推动全民健身,提高人民的身体素质,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太极推手桩,主要是由一平台2、在平台2的表面上设有两条平行滑道4及在平行滑道4上设有两双相对应设置的脚桩(3、1)。
两条平行滑道4之间的间距根据需要可调整设置,平行滑道4通过螺栓(图中未示出)紧固在平台2上,平台2高出地面设置。
脚桩(3、1)通过螺栓(图中未示出)紧固于平行滑道4上,且可以在平行滑道4上任意调整间距,脚桩(3、1)可高于平台面设置,也可与平台面平齐设置。
本实用新型推手桩,可任意搬动到需要练习的场所。
使用本实用新型推手桩时,先根据个人调整好两双相应设置的脚桩(3、1),的间距,练习者面对面站立在脚桩(3、1)上,在相互推手的过程中,脚部根基立稳,通过将对方推出脚桩外的次数,定夺练习成果,练习推手的同时,也增加了运动的无限乐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耀辉,未经苏耀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42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