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阀杆O型圈安装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53776.6 | 申请日: | 2011-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4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 发明(设计)人: | 姜崇伟;张西剑;钱金明;赵明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盾安阀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 地址: | 311835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阀杆 安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装置,特别是一种阀杆O型圈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O型圈,一般采用NBR、EPDM材质,可以通过人工将O型圈撑开再安装到阀杆的装配槽上,但这种传统加工方式显然不适合企业大批量生产。另外,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在2011年5月18日公开了一个名称为“O型圈自动装配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为102059677,该专利申请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O型圈自动装配装置,采用O型圈压套将O型圈装配到工件上,O型圈压套的下端面设置与O型圈配合的环形槽,在装配时O型圈卡在环形槽中,O型圈压套上设有轴向的开口槽,当O型圈压套压在导向套上时会被导向套撑开,从而将O型圈撑开,O型圈随O型圈压套向下移动越过导向套直到工件上安装O型圈的装配槽上。这种装置在将O型圈向下移送和O型圈压套向上回复过程可能有一定的稳定性,但O型圈仅靠O型圈压套下端面的环形槽配合后撑开,很容易在被O型圈压套撑开后从环形槽中跳出,无法实现安装;再者O型圈被移送到位后,如何自动与O型圈压套分离进入工件的装配槽,也是值得深入研究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阀杆O型圈安装装置,结构简单合理,制造使用方便,不仅避免在O型圈的安装过程中O型圈意外跳离导致无法安装的问题,而且也解决了O型圈移送到位后自动与安装装置脱离准确进入阀杆的装配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阀杆O型圈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臂,在操作臂上设有撑开O型圈的扩张机构和将扩张机构上的O型圈推到阀杆装配槽中的推挤机构,推挤机构套设在扩张机构上并相对操作臂和扩张机构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扩张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和扩张支脚,第一气缸固定在操作臂上,扩张支脚设有至少两个且围绕操作臂均布,扩张支脚均横向转接在操作臂上相对操作臂上下翻转,在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扩张支脚之间设有在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向下移动时使扩张支脚的下部张开的推顶结构,扩张支脚的下部张开后使O型圈张紧定位在扩张支脚的下部外侧壁上,扩张支脚与操作臂之间设有在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向上移动后使扩张支脚的下部恢复合拢的复位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扩张支脚的下部外侧壁上设有防止扩张支脚的下部张开时O型圈向上滑移的外凸台阶。
进一步的,所述推顶结构包括设在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头部的顶头和由所有扩张支脚组合形成的瓶颈部,顶头随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向下移动抵在瓶颈部上使扩张支脚的下部张开、瓶颈部扩大。
进一步的,所述顶头为锥度顶头,所述瓶颈部设有圆弧过渡。设置锥度和圆弧过渡能降低顶头与瓶颈部之间的磨损。
进一步的,所述复位结构为设在扩张支脚和操作臂之间的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扩张支脚的内侧壁上,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操作臂的外侧壁上。扩张支脚的中部转接在操作臂上,复位弹簧设在扩张支脚的上部且为压缩弹簧;或者扩张支脚的上部转接在操作臂上,复位弹簧设在扩张支脚的中部且为拉伸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推挤机构包括第二气缸和壳体,第二气缸固定在操作臂上,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壳体固接并带动壳体相对操作臂上下移动,壳体套设在扩张支脚外侧,壳体的下部设有收缩口与扩张支脚的下部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收缩口位于外凸台阶下方,在扩张支脚的下部张开后,收缩口的直径不小于扩张支脚的下端面的直径且不大于扩张支脚的下端面的直径与两倍O型圈直径之和。保证壳体向下移动时将O型圈推挤到阀杆的装配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在操作臂上部,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向上延伸与壳体固接,壳体的侧壁体上设有通槽,操作臂穿过通槽伸入壳体中,在壳体在随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上下移动时,通槽相对操作臂滑移。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与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的壳盖。便于壳体生产和安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扩张支脚将O型圈撑开后O型圈定位稳定,扩张支脚将O型圈向下移送到位到O型圈自动脱离进入阀杆的装配槽中,本实用新型也不仅仅适用在阀杆的O型圈安装生产,也适用其他杆类零件O型圈安装生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在使用过程中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盾安阀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盾安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37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