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碰撞试验的可自动释放的牵引小车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3666.X | 申请日: | 201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7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柳惠君;李月明;韩刚;刘卫国;马芳武;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G01M7/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7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碰撞 试验 自动 释放 牵引 小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碰撞试验用的试验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整车碰撞试验的可自动释放牵引钢缆的牵引小车。
背景技术
在整车碰撞试验中,基本采用牵引电机作为牵引系统的动力,利用带传送的原理,通过将牵引小车安装在牵引钢缆上,在牵引钢缆的带动下,牵引小车将牵引钢缆的动力传输给测试车辆,在测试车辆距离撞击壁障一定距离时,通过释放机构切断钢缆与测试车辆之间的动力传递,确保测试车辆在自由状态下以规定的速度撞击壁障。目前国内汽车碰撞试验过程中存在,牵引小车的夹紧装置与牵引钢缆之间存在滑移、而释放牵引钢缆时不够及时、彻底且牵引小车的夹紧、释放机构过于复杂,其制造成本高。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107183,公开日2008年08月27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汽车碰撞试验牵引车,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汽车碰撞试验牵引车,包括:车身、导向轮、凸轮轴、凸轮手柄、固定夹块、移动夹块、牵引挂钩、防脱棘轮,移动导向杆、复位弹簧和安全销,该申请案的夹紧、释放机构由凸轮轴、凸轮手柄、固定夹块、移动夹块、防脱棘轮,移动导向杆、复位弹簧和安全销构成,其结构过于复杂,制造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牵引小车的夹紧装置与牵引钢缆之间存在滑移、释放牵引钢缆时不够及时、彻底且牵引小车的夹紧、释放机构过于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夹持牢靠、释放快速可靠的可自动释放牵引钢缆的牵引小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碰撞试验的可自动释放的牵引小车,包括车身、设置在车身上的导向装置、设置在车身顶部用于牵引测试车辆的牵引挂钩和设置在车身内的释放机构,所述释放机构包括设置在车身内前后方向上的锥形通孔、可滑动的设置于锥形通孔内的套筒及可滑动的设置于锥形通孔内套筒前的至少三只卡爪,所述至少三只卡爪呈周向均匀分布于锥形通孔内。上述设置在车身上的导向装置包括设置在车身左右两侧的导向滑槽,通过车身左右两侧的导向滑槽配合设置在试验场地内的导轨,使牵引小车沿着导轨运动,上述方案中车身内设置的释放机构,既有释放牵引钢缆功能,又有夹紧牵引钢缆的功能,将钢缆穿过车身锥形通孔内的套筒,释放装置通过车身内前后方向上设置的锥形通孔且锥形通孔截面积由后向前逐渐变小,将设置在锥形通孔内的可滑动的套筒向前推,从而带动设置在锥形通孔内、套筒前呈周向均匀分布的至少三只卡爪,在锥形通孔内向前滑动,在这个过程中锥形通孔截面积逐渐变小,设置在锥形通孔的三只卡爪会逐渐向内收缩将三只卡爪之间的钢缆夹紧;在卡爪夹紧钢缆后,卡爪的前端将伸出车身内锥形通孔的前端面,即卡爪的前端部超出于车身前端面,在牵引小车带动测试车向前运动到一定距离后,位于牵引小车前端的卡爪前端撞击壁障,卡爪被内推,从而释放开三只卡爪之间的钢缆,达到自动释放钢缆的目的,使得测试车辆自由的撞击壁障。该方案通过将锥形通孔内的套筒向前推,带动锥形通孔呈周向设置的三只卡爪向前移动且向内收缩,通过至少三只卡爪达到将钢缆牢固可靠的夹紧;在牵引小车带动测试车向前运动过程中,通过位于牵引小车前端的卡爪前端撞击壁障,卡爪被内推,来快速可靠的自动释放钢缆;该方案结构简单,钢缆夹持牢靠,同时可快速可靠的自动释放牵引钢缆,制造成本低。
作为优选,套筒外围设置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设置有橡胶圈,橡胶圈外围套设有侧壁开口的可径向压缩的压缩套筒。上述压缩套筒的筒壁在轴向设置有开口,筒壁未完全封闭,即压缩套筒在横截面上设置有缺口,使套筒在可上进行压缩。在套筒上设置橡胶圈和橡胶圈外围套设可径向压缩的压缩套筒后,由于压缩套筒内的橡胶圈膨胀,将套同上设置的压缩套筒外壁挤压在锥形通孔的内壁上,增强套筒与车身锥形通孔之间的摩擦力,在牵引小车前端的卡爪撞击壁障后,卡爪被内推时不会从车身的锥形通孔内掉出,在每次夹紧钢缆时,只需将套同向内推,即可加紧钢缆,使操作更加简单方便。
作为优选,套筒前端设置有环形卡槽,所述至少三只卡爪后端均设置有可与环形卡槽相卡接的卡齿。通过套筒前端设置有环形卡槽和卡爪后端设置有可与环形卡槽相卡接的卡齿,将卡爪后端设置的卡齿呈周向均匀的设置在套筒的环形卡槽上,使套筒和卡爪之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在推动套筒时使每只卡爪的步伐一致,受力更加均匀,可以更好的夹紧钢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36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