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水立管底部弯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2803.8 | 申请日: | 2011-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3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为;王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远都高分子应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3/00 | 分类号: | F16L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 代理人: | 王顺荣;唐爱华 |
地址: | 7103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水 底部 弯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水立管底部弯头结构,具体涉及一种能将水流与气流进行有效分离的排水立管底部弯头。适用于建筑单立管排水系统。属于建筑给水排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与提高,追求高质量、高品位的生活环境和居住环境已成时尚。因而,建筑排水管道系统的排水噪声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
建筑排水管道系统的噪音,是由管道内的不同流体在流动过程中产生综合噪音。其影响因素之一即是在排水立管底部拐弯处,不同流体从竖向流动转向水平向流动过程中,流体之间不但会产生碰撞,而产生噪音;同时,立管内的水流在重力作用下,还会冲击立管底部的管壁,产生振动而发出噪音;还有,一部分被反弹的水滴与后至的水流也会产生撞击而引发噪音。
现有的排水立管底部弯头处,水流和气流紊乱,相互撞击,水流不畅。同时,水流与气流撞击噪声大。它不适合低噪声的单立管排水系统,需要进行技术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水立管底部弯头结构,以将水流与气流进行有效分离,从而有效地解决单立管排水系统底部弯头内水流气流不畅的问题和水流冲击的问题,确保在一定的排水流量下, 减小排水噪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排水立管底部弯头结构。在排水立管底部弯头本体的上端内侧正前方设置导流叶片,可有效地将水流与气流进行分离,以保持排水立管内空气芯柱的上下连惯性,使立管内的气压处于更加平稳的状态,从而达到水流与气流畅通,气压波动低的目的。
导流叶片以本体顶端处的方位角330°为起点,沿逆时针方向延伸到本体中间处的方位角30°为终点。其导流叶片突出的宽度从起点为0mm逐步扩展到终点约5mm或10mm;导流叶片的高程落差从底部弯头本体的上端顶端处(方位角330°处)为起点,逐渐连续下降50mm,到本体的中间处(方位角30°处)为终点;导流叶片转角角度从本体顶端处的方位角330°为起点,到本体中间处的方位角30°为终点,即为60°。
另外,排水立管底部弯头设计成由小到大的渐变弯头,其中,底部弯头进水端的直径为最小,排出端的直径最大。通过扩容的方式,有效减小水流的冲击力和气压的波动,有利于排水立管的内外气流交换。同时,减小水流冲击所引起的震动和噪声。
本实用新型一种排水立管底部弯头结构,其优点及功效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有效地解决单立管排水系统底部弯头内水流气流不畅的问题和水流冲击的问题,从而,确保在一定的排水流量下,减小排水噪声。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具体标号如下
1、本体 2、导流叶片
11、顶端处 12、中间处 13、排出端
21、起点 22、终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排水立管底部弯头结构,在排水立管底部弯头本体1的内侧设置导流叶片2,可有效地将水流与气流进行分离,以保持排水立管内空气芯柱的上下连惯性,使立管内的气压处于更加平稳的状态,从而达到水流与气流畅通,气压波动低的目的。
导流叶片2以本体1顶端处11的方位角330°为起点21,沿逆时针方向延伸到本体1中间处12的方位角30°为终点22。其导流叶片2突出的宽度从起点21为0mm逐步扩展到终点22约5mm或10mm;导流叶片2的高程落差从底部弯头本体1的上端顶端处11(方位角330°处)为起点21,逐渐连续下降50mm,到本体1的中间处12(方位角30°处)为终点22;导流叶片2转角角度从本体1顶端处11的方位角330°为起点,到本体1中间处12的方位角30°为终点22,即为60°。
另外,排水立管底部弯头设计成由小到大的渐变弯头,其中,底部弯头进水端的直径为最小,排出端13的直径最大。通过扩容的方式,有效减小水流的冲击力和气压的波动,有利于排水立管的内外气流交换。同时,减小水流冲击所引起的震动和噪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远都高分子应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远都高分子应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28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用舵机舵承手自一体注油装置
- 下一篇:负压密封法兰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