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极性短路保护电池充电器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120252626.3 | 申请日: | 201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1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吴迅;郭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迅;郭振华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2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性 短路 保护 电池充电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充电电路领域的无极性短路保护充电器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各种充电器品种繁多,但均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必须要对准电池的正确极性连接,否则就会烧毁充电器或电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动识别极性的无极性短路保护的充电器电路。
其技术方案是:从电源变压器B的输出端对称连接着两组极性识别转换电路。每组极性识别转换电路均由双向可控硅TA、TB串联输出,可控极分别连接集成IC8脚、6脚、限流电阻R1一端连接在输出端M极上,另一端与IC1、4、5脚相连,限流电阻R2一端连接在输出端N极上,另一端与IC、2、3、7脚相连接[IC1、2、3、4脚内光耦开关8、7脚,6、5脚组成极性识别电路]。D1、D2分别并联在双向可控硅TA与TB上。接通电源时,不充电时,TA、TB没有可控极电流,M、N接头也就是没有电压输出,短路时也就不会损坏电器,充电时也不必考虑电池极性,随便接均可对电池正常充电。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是一种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图中IN是电源输入M,N为充电接头输出的两个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电路构成及工作原理:变压器B连接整流二极管D1、D2组成主整流电路并联在双向可控硅TA、TB两端。R1、R2与IC组成极性识别转换电路。充电时,当M接正极,N接负极,电流经M→R1→IC1脚→IC2脚→R2→N负极,同时IC7、8脚接通。电流M→TAT1→TAG→IC8脚→IC7脚→R2→N负极→M,TA有可控极电流工作导通,TB无可控极电流而截止,M点输正电压,正常充电。当N接正极,M接负极,TB有可控极电流工作导通,TA无可控极电流而截止。N点输出正电压正常充电。当M、N无接电池时TA、TB无可控极电流,M、N无电压输出,短路时无损充电器。从而起到了极性识别及短路保护的作用。(注:IC1、2、3、4内发光二极管分别工作对应7、8、5、6分别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迅;郭振华,未经吴迅;郭振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26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间接式热风炉
- 下一篇:以室温为对象的热网诊断与调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