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适用各种热源的节能直排热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2521.8 | 申请日: | 2011-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5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冯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超 |
主分类号: | F24H1/00 | 分类号: | F24H1/00;F24H9/1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于俊汉 |
地址: | 550002 贵州省贵阳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 各种 热源 节能 热水器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特别是一种能适用各种热源的节能直排热水器。
背景技术:现有技术中的热水器种类很多,但都不能适用于各种热源,加热方式比较单一。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适用各种热源的节能直排热水器,利用该热水器,只要有能够加热的产生热量的热源均能使用,其热损失小,热效率高,持续产热水量大、温度高、时间短、速度快,能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构成:一种能适用各种热源的节能直排热水器,由给水接头、外层盛水预热薄盒壳体、内层盛水加热薄盒壳体、热水汇集增热主体、中心骤热锥形筒壁盛水导火管体、导火导热管、导流管、储水兑水缸、导排管组成,给水接头与外层盛水预热薄盒壳体连通,在外层盛水预热薄盒壳体顶部安装与内层盛水加热薄盒壳体连接的导流管C,在内层盛水加热薄盒壳体上四周贯通设置多根导火导热管B,在内层盛水加热薄盒壳体的顶部安装与热水汇集增热主体连接的导流管A,中心骤热锥形筒壁盛水导火管体设置在热水汇集增热主体的中心并密封焊接成为一体,中心骤热锥形筒壁盛水导火管体的中心锥形管空间为主导火加热室,主导火加热室的内壁至热水汇集增热主体的外壁四周贯通设置多根导火导热管A,横导水加热管的一头贯穿中心骤热锥形筒壁盛水导火管体伸进热水汇集增热主体内,另一头横跨过主导火加热室进入中心骤热锥形筒壁盛水导火管体内,在主导火加热室壁上的导流管B与排放盒连通,排放盒上设置导排管,向下与储水兑水缸连通。
在储水兑水缸顶部设置冷水连管,上部一侧设置溢水管,下部设置排放管和排污管,在整个热水器的顶部设置一个排气孔管。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充分利用“内烧外包”的加热方法,热传导充分,热利用率高,水循环效果好,持续产热,水量大,温度高,时间短,速度快,能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厂矿、企业、机关、学校及家庭的取暖(水暖),洗浴等需用热水的工作及生活环境。
附图说明: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给水接头,2、外层盛水预热薄盒壳体,3、导火导热管A,4、热水汇集增热主体,5、导火导热管B,6、内层盛水加热薄盒壳体,7、中心骤热锥形筒壁盛水导火管体,8、导流管A,9、排放盒,10、排气孔管,11、导流管B,12、导排管,13、导流管C,14、储水兑水缸,15、冷水连管,16、溢水管,17、排放管,18、排污管,19、横导水加热管,20、主导火加热室。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一种能适用各种热源的节能直排热水器,由给水接头、外层盛水预热薄盒壳体、内层盛水加热薄盒壳体、热水汇集增热主体、中心骤热锥形筒壁盛水导火管体、导火导热管、导流管、储水兑水缸、导排管组成,给水接头1与外层盛水预热薄盒壳体2连通,在外层盛水预热薄盒壳体2顶部安装与内层盛水加热薄盒壳体6连接的导流管C13,在内层盛水加热薄盒壳体6上四周贯通设置多根导火导热管B5,在内层盛水加热薄盒壳体6的顶部安装与热水汇集增热主体4连接的导流管A8,中心骤热锥形筒壁盛水导火管体7设置在热水汇集增热主体4的中心并密封焊接成为一体,中心骤热锥形筒壁盛水导火管体7的中心锥形管空间为主导火加热室20,主导火加热室20的内壁至热水汇集增热主体4的外壁四周贯通设置多根导火导热管A3,横导水加热管19的一头贯穿中心骤热锥形筒壁盛水导火管体7伸进热水汇集增热主体4内,另一头横跨过主导火加热室20进入中心骤热锥形筒壁盛水导火管体7内,在主导火加热室20壁上的导流管B11与排放盒9连通,排放盒9上设置导排管12,向下与储水兑水缸14连通。
在储水兑水缸14顶部设置冷水连管15,上部一侧设置溢水管16,下部设置排放管17和排污管18,在整个热水器的顶部设置一个排气孔管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超,未经冯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25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