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于处理高浓度废水的膜生物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2028.6 | 申请日: | 2011-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9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孙士伟;耿蕾蕾;李林森;张小杰;孔德喜;王浩;郜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濮阳市元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0 | 分类号: | C02F3/1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刘建芳 |
地址: | 45700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于 处理 浓度 废水 生物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合了生物处理和膜分离技术的反应器,适于处理高浓度废水。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但可供人类直接使用的水资源却在不断减少。与19世纪相比,20世纪世界人口增加了2倍,而人类用水却增加了5倍。预计到2025年,水资源危机将蔓延到48个国家,约35亿人将为水所困。随之而来的是生态系统的恶化和生物多样性被破坏,这必将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我国是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发展,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严峻,进一步降低了水体的可利用率。在传统工艺存在各种不足的情势下,新型水处理技术和处理装置应运而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高浓度废水提供了一种新型膜生物反应器,该反应器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于处理高浓度废水的膜生物反应器,由外池和设置在外池中的内池组成,其中内池池体由平板膜构筑而成,出水管与内池连通;外池底部设有曝气管,曝气管处于内池的池体下方;进水管与内、外池之间的夹层空间连通。
工作时,污水经由进水管进入外池,并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渗入内池,渗透过程中附着在膜表面的微生物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而另外一些较大颗粒的污染物则被构成内池体的平板膜截留。生物处理和膜分离相结合,最终实现对污水的净化,净化后水经出水管从内池排出。
与现有的膜生物反应器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应器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使用过程易于控制等优点,非常适于处理高浓度废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适于处理高浓度废水的膜生物反应器,如图1所示,由外池4和设置在外池4中的内池5组成,其中内池5池体由平板膜构筑而成,出水管6与内池5连通;外池4底部设有曝气管7,曝气管7处于内池5的池体下方;进水管3与内池5、外池4之间的夹层空间连通。
为提升处理效果,可在膜生物反应器上游设置生化池1和调节池2,以对进入膜生物反应器的污水进行预处理。
污水首先进入生化池进行生化处理,出水穿过格栅流入调节池2中均质均量,大颗粒污染物被格栅截留,小颗粒污染物以及一些难降解的有机物伴随污水流入膜生物反应器的外池4中做深度处理。在膜生物反应器中,颗粒污染物被构成内池5池体的膜所截留,而难降解有机物在配合曝气的情况下被膜表面微生物所降解,净化水进入内池5中,并经由出水管6达标外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濮阳市元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濮阳市元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20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膜棒式动态膜生物反应器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重碱固液分离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