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浓酸输送自动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1802.1 | 申请日: | 2011-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6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龙;魏迎春;孙波;张向民;余明正;韩启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梁焱 |
地址: | 11001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 自动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浓酸输送自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浓酸输送方式,主要以手工操作为主:首先,以手动方式开启卸酸泵,向卸酸罐内卸酸;延时一段时间后,再以手动的方式开启浓酸泵,向浓酸槽内进酸;最后,等酸车内浓酸被抽空以后,以手动方式停止浓酸泵,同时以手动方式停止卸酸泵,输送过程结束,这种传统的方法存在如下缺陷:工作安全性低、工作效率低、操作不方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装置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浓酸输送自动控制装置,以达到自动控制、提高工作效率和操作安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浓酸输送自动控制装置,包括酸车,卸酸泵,卸酸罐、浓酸槽、浓酸泵、液位计,还包括:电动排放阀及现场控制箱,其连接关系如下:酸车连接第一导管的输入端,第一导管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卸酸泵的输入端,卸酸泵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现场控制箱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卸酸泵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二导管连接卸酸罐,第一导管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电动排放阀的输入端,电动排放阀的输出端连接现场控制箱的第二输入端,卸酸罐通过第三导管连接浓酸泵的输入端,浓酸泵的第一输出端通过第四导管连接浓酸槽,浓酸泵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现场控制箱的第三输入端;
所述的卸酸罐和浓酸槽外部顶部均设有液位计;
所述的现场控制箱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第一隔离器、第二隔离器、断路器、触摸屏及报警喇叭,其中,触摸屏及报警喇叭位于现场控制箱的外部面板上,最上方是报警喇叭,下面是触摸屏;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第一隔离器、第二隔离器、断路器均位于现场控制箱内部,其位置如下:现场控制箱内最上方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中间为第一隔离器和第二隔离器,最下面为断路器,其连接关系如下:卸酸泵、电动排放阀分别连接第一隔离器的第一输入输出端、第二输入输出端,第一隔离器的输入端连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输出端,第一隔离器的输出端连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浓酸泵连接第二隔离器的输入端,第二隔离器的输出端连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第三输入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输入输出端连接触摸屏;
其中,所述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包括:电源模块、控制器模块、现场总线模块、模拟量输入模块、开关量输入模块和开关量输出模块,其连接关系如下:电源模块通过电缆连接断路器;开关量输出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一隔离器的输入端,开关量输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模块的输出端,开关量输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一隔离器的输出端,开关量输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模拟量输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二隔离器的输出端,模拟量输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模块的第二输入端;控制器模块的输入输出端连接触摸屏的输入输出端,现场总线模块通过现场总线连接片区控制室。
本实用新型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卸酸泵、浓酸泵、电动排放阀工作,达到了自动控制的作用,增加了工人工作的安全性,减轻劳动强度,节约人力资源,提高生产效率且便于操作、检修和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浓酸输送自动控制装置工艺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浓酸输送自动控制装置结构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浓酸输送自动控制装置现场控制箱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浓酸输送自动控制装置现场控制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浓酸输送自动控制装置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酸车;2、卸酸泵;3、电动排放阀;4、卸酸罐;5、浓酸泵;6、浓酸槽;7、液位计;8、电源模块;9、控制器模块;10、现场总线模块;11、模拟量输入模块;12、开关量输入模块;13、开关量输出模块;14、触摸屏;15、报警喇叭;16、现场控制箱;17、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8、第一隔离器;19、第二隔离器;20、断路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18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灌胶机
- 下一篇:缸体测底爪螺纹孔与曲轴孔位置专用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