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滤袋检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1247.2 | 申请日: | 201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7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胡军;黄河;许会农;郑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00 | 分类号: | B25J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周发军 |
地址: | 43008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炉煤气滤袋除尘检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滤袋检修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高炉煤气滤袋除尘系统滤袋检修中,特别是在拆除滤袋龙骨和旧滤袋过程中,都是采用徒手操作。由于操作空间狭小,龙骨、滤袋整体较重,费时费力,检修人员劳动强度较大,而且容易对检修人员手指造成伤害,而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检修工具应用其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滤袋检修装置,它具有使检修人员在检修滤袋中龙骨及滤袋时,通过主杆将抓具伸入到狭小空间的滤袋中,利用抓具将龙骨或滤袋带出,帮助方便快速的对滤袋、龙骨进行更换,防止操作人员因徒手操作而造成手指损伤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滤袋检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杆和抓具;所述抓具设置于所述主杆的头端。
对上述基础结构进行优选的第一种技术方案为,所述抓具包括抓头;
所述抓头为杆状、板状或弧型结构,抓头与所述主杆连接后形成的夹角,使抓头在主杆带动下由滤袋袋底朝向滤袋开口方向运行时能够勾住滤袋上的龙骨或滤袋。
对上述基础结构进行优选的第二种技术方案为,所述抓具包括:抓头、套筒、抓头连接杆和滑动拉杆;
所述抓头为杆状、板状或弧型结构,抓头的头端与所述主杆的头端通过活动连接方式连接;
所述套筒内径大于主杆外径,套装于主杆外部,主杆的头端超出套筒的头端,主杆的尾端位于套筒中,处于套筒的尾部,套筒尾部开设有沿套筒头尾方向的滑动开口;
所述抓头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套筒的头端、抓头的中部,通过活动连接方式连接;
所述滑动拉杆穿插于套筒的滑动开口中,与套筒中的主杆尾端连接。
对上述第二种优选技术方案做出改进的为,还包括弹簧;
所述主杆外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凸台,所述套筒内壁设置有第二限位凸台,所述弹簧设置于主杆与套筒、第一限位凸台、第二限位凸台合围的空间内。
对上述基础结构做出第三种优选的为,所述抓具包括:抓头、套筒、抓头连接杆;
所述抓头为杆状、板状或弧型结构,抓头的头端与所述主杆的头端通过活动连接方式连接;
所述套筒内径大于主杆外径,套装与主杆外部;
所述抓头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套筒的头端、抓头的中部,通过活动连接方式连接,套筒的长度小于等于主杆长度。
对上述第三种优选技术方案做出改进的为,还包括弹性限位装置;
所述主杆尾部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还开设有穿过主杆外壁的开口,所述弹性限位装置设置于中空结构中,弹性限位装置的限位端从所述开口伸出主杆。
对上述技术方案做出进一步优选的为,所述抓具中的抓头为多个,均匀设置于所述主杆的头端。
更加优选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连接圈和钢丝;
所述连接圈包括第一连接圈、第二连接圈、第三连接圈、第四连接圈、第五连接圈和第六连接圈,各连接圈的个数与所述抓头数量相等;
所述第一连接圈设置于所述主杆头端的外壁上,以主杆轴心为中心,沿主杆外壁作为圆周方向均匀设置;
所述第二连接圈设置于所述抓头上与主杆连接的端头部分;
所述第三连接圈设置于抓头中部;
所述第四连接圈、第五连接圈分别设置于所述抓头连接杆的两端;
所述第六连接圈设置于所述套筒头端的外壁上,以套筒轴心为中心,沿套筒外壁作为圆周方向均匀设置;
第一连接圈与第二连接圈之间、第三连接圈与第四连接圈之间、第五连接圈与第六连接圈之间,均通过所述钢丝进行连接。
对上述技术方案做出进一步改进的为,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设置于所述套筒的尾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为了克服在滤袋检修过程中特别是旧滤袋、龙骨抓取时检修人员劳动强度大、检修存在较大不安全因素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滤袋检修装置,使得检修人员通过手持本实用新型,将本实用新型的主杆头端伸入到滤袋中,然后从滤袋底部向滤袋开口方向移动,利用抓具抓取龙骨或滤袋,即可将龙骨或滤袋带出,帮助方便快速的对滤袋、龙骨进行更换,防止操作人员因徒手操作而造成手指损伤。
2.采用本实用新型后,在检修过程中,检修人员在安全位置操作即可,不必将手伸到滤袋狭小部位进行滤袋、龙骨拆除操作,安全性高,并且相比原来直接徒手操作更省力、简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12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