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极血培养瓶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50854.7 | 申请日: | 2011-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57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 发明(设计)人: | 张茂林;邓利红;黄莘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长沙天地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M1/24 | 分类号: | C12M1/24;C12M1/12 |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李炳生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高新***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培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检测用装置,具体为一种带电极的血培养瓶。
背景技术
临床微生物试验室中,血培养是一种最重要和最常见的试验之一。目前临床上用于血液培养的仪器及配套的血培养瓶主要为进口的,有美国BD公司的Bactectm9000系列和法国梅里埃的Bact/Alert3D,它们采用荧光或颜色传感的方法观察细菌生长过程中产生的CO2的变化量来判断是否有菌生长,此方法虽阳性较准确,但有假阴性的出现,对于产生微量CO2的菌株会有漏检的现象,另外它为仪器专用血培养瓶,不适于目测结果,价格较贵,不易普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极血培养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电极血培养瓶,包括瓶体、瓶底、过滤板、瓶盖及胶塞,瓶体与瓶底中间放过滤板后可拧紧,盖上胶塞密封瓶盖后为一个密封培养容器,密封培养容器底部为两个电极,容器中间为适于微生物生长的各种培养基,容器内部、培养基上面有混合气体。
所述瓶体材料为玻璃或者塑料;瓶底为注塑成形制成,带有两支电极,电极为不锈钢或银;过滤板为双层多孔塑料板,中间夹有过滤膜;瓶盖及胶塞为医用标准的18-20型瓶盖及冷冻丁基胶塞。
所述混合气体为二氧化碳、氢气和氮气混合气体,其比例为二氧化碳10%、氢气10%、氮气80%,或者为二氧化碳和氧气混合气体,二氧化碳10%、氧气90%。
所述过滤膜为孔径5-8μm的塑料膜。
所述培养瓶内的培养基为清亮透明液体,可含有吸附树脂。
本实用新型用于测定疑为细菌或真菌感染患者的血液和其它无菌体液中是否存在微生物,为血液中常见的微生物提供适宜的营养成分和生长环境。接种标本的培养瓶放入仪器后,进行培养并连续地监测,测定是否有细菌和真菌的生长。
本实用新型中的过滤板浸在培养基中,而培养基中有抗凝物质,吸附树脂在过滤板上部,加入血液后,红细胞由于过滤板的作用不能进入瓶底部,如果测试标本中存在微生物,在培养过程中,由于震荡而可以自由进入培养基底部,这时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可使培养基中电惰性的大分子底物,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代谢为电活性的小分子产物,如氨基酸、乳酸盐、醋酸盐等。随着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培养基中的电惰性分子逐渐被电活性物质取代,从而使培养基的导电性增加,电阻抗降低,同时过滤板下部的培养基变混浊。微生物的起始数量不同,出现指数增长期的时间也不同,通过建立两者之间的关系,检测培养基的电特性变化来推算出微生物的生长。也可通过肉眼观察培养基下部的混浊度的变化,来判断微生物的生长。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仪器测试和人工目测合二为一,进行微生物培养时可在瓶外清晰观测微生物生长情况,也可通过仪器实现连续测定,使传统的手工培养方法实现自动测定,灵敏度高,缩短了培养时间,无假阴性结果。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瓶体1、瓶底2、过滤板3、吸附树脂4、培养基5、混合气体6、胶塞7、瓶盖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的电极血培养瓶,包括瓶体1、瓶底2、过滤板3、瓶盖8及胶塞7,瓶体1与瓶底2中间放过滤板3后可拧紧,盖上胶塞7密封瓶盖8后为一个密封培养容器,密封培养容器底部为两个电极,容器中间为适于微生物生长的各种培养基5,容器内部、培养基5上面有混合气体6。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在瓶体1与瓶底2中间放入过滤板3后拧紧,从瓶口装入吸附树脂4和液体细菌培养基5,抽真空后并注入混合气体6,内层用丁基橡胶塞7密闭,再用瓶盖8密封培养瓶,调整瓶内气体,形成6-10ml负压,加盖密封盖7,经过115℃、10磅高压灭菌20分钟,取出,贴上标签则成。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长沙天地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长沙天地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08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次空气与直吹空气输送的协调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三元催化器隔热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