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3G远距离卡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0067.2 | 申请日: | 201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9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启家;刘龙正;王桃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博思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黄韧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3g 远距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G远距离卡。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远距离读卡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远距离读卡技术的划分是以标签电源取电方式、读卡距离及方向控制、读卡效果及安装调试复杂度等方面为依据。目前,电子标签经历了如下几代:
1G(First Generation,第一代)远距离卡指的是无源被动式远距离识别技术,该类技术特点是标签(也可称为“卡”)本身不带电源,只有当标签处于读卡器天线感应范围时,标签将从读卡器获取的电磁场转化为电能,然后再将自身携带的信息以电磁波的形式回送至读卡器;识别方向控制是利用天线极化原理控制读卡器电磁波发射范围;识别距离控制是通过调整读卡器发射功率及天线增益。采用第一代远距离读卡技术的远距离读卡系统具有标签免电源及定向效果好的优点,但该技术同时存在穿透力弱、读卡成功率低、安装调试复杂等缺点。
2G(Second Generation,第二代)远距离卡指的是电池供电的被动式或主动式远距离识别技术,该类技术特点是标签(也可称为“卡”)采用电池供电且电源无法自动控制通断;定向及距离控制技术是利用无线通讯直线传输技术(如红外通讯技术)或单一的定向天线技术。采用第二代远距离读卡技术的远距离读卡系统具有穿透力强等优点,但该类技术存在卡片较费电、误读率高及安装调试复杂等缺点。
因此,现有的电子标签卡,在未读卡时也需要持续的供电,并根据不同位置设置,有可能发生有源电子标签卡的误读现象。
综上可知,现有的电子标签卡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G远距离卡,以保证3G远距离卡不被误读,并节省了电力资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3G远距离卡,包括电源模块,以及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的控制模块和感应模块;所述感应模块接收到开启所述3G远距离卡的信号时,所述控制模块开启所述电源模块进行供电。
根据所述的3G远距离卡,所述3G远距离卡还包括指示灯模块,所述指示灯模块连接于所述电源模块。
根据所述的3G远距离卡,所述指示灯模块为LED灯。
根据所述的3G远距离卡,所述3G远距离卡具有一外壳和托板,所述外壳内侧面设置有卡槽,所述托板卡接于所述卡槽。
根据所述的3G远距离卡,所述托板卡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电源模块容置于所述凹槽内。
根据所述的3G远距离卡,所述感应模块为传感器。
根据所述的3G远距离卡,所述3G远距离卡为车载有源电子标签卡。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3G远距离卡内设置感应模块、控制模块,以及电源模块,感应模块和控制模块分别与电源模块连接,当感应模块接收到开启电源模块的信号时,控制模块开启所述电源模块进行供电,3G远距离卡开始工作。优选的,感应模块为传感器。感应模块在感应到如3G远距离卡放置于其读卡卡座的信号时,即用户需要读取3G远距离卡的信息时,该控制模块开启电源模块。因此,3G远距离卡不会出现误读的情况,节省了电力资源。另外,3G远距离卡还设置有与电源模块连接的指示灯模块,该指示灯模块在3G远距离卡工作时发出光亮,提示用户该3G远距离卡的工作状态;并且3G远距离卡优选为车载有源电子标签卡,用于车辆的出入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G远距离卡的电路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3G远距离卡的电路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G远距离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在3G远距离卡设置一感应模块和控制模块,该感应模块和控制模块分别与电源模块连接,当感应模块接收到开启电源模块的信号时,控制模块开启所述电源模块进行供电,3G远距离卡开始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博思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博思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00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助出退勤系统
- 下一篇:用于形成水凝胶的单体和大分子单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