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次热回收衡湿新风机组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48977.7 | 申请日: | 2011-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7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 发明(设计)人: | 张淑勇;孙生根;李明娜;晏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克络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02 | 分类号: | F24F1/02;F24F12/00;F24F13/02;F24F13/08;F24F13/20;F24F13/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季申清 |
| 地址: | 20161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次 回收 新风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衡湿新风机组的结构,特别是涉及冷冻除湿、二次热回收的衡湿新风机组的结构。
背景技术
辐射式空调末端系统是根据仿生学原理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空调末端系统形式。该系统的主要特点有:高舒适性、安静、没有冷凝水盘,不存在细菌滋生源;较强的自调节平衡能力;没有吹风感等,有利于创造健康的室内环境。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中,采用两套独立的系统分别控制和调节室内湿度和温度,从而避免了常规系统中温湿度联合处理所带来的能源浪费和空气品质的降低;由新风来调节湿度,显热末端调节温度,可满足房间热湿比不断变化的要求,避免了室内温湿度过高或过低的现象。该系统的主要特点有:高舒适性、安静、没有冷凝水盘,不存在细菌滋生源;较强的自调节平衡能力;没有吹风感等,有利于创造健康的室内环境。温度和湿度独立处理的空调方式,代表着空调技术的发展方向。
由于辐射供冷存在结露的问题,因此辐射式空调末端系统要求建筑必须配备新风系统,消除室内湿负荷,改善空气品质。溶液除湿以具有吸湿性能的溶液为工作介质,通过溶液与空气直接接触,从而实现对空气的除湿(或加湿)的处理过程。溶液除湿空调可采用低温热源驱动,同时在溶液除湿空调系统中没有湿表面的存在而且溶液又有过滤、杀菌作用。但是溶液除湿也存在着造价过高、机组过于庞大、某些溶液具有腐蚀性等缺点,制约了其发展。
单独配置风冷式新风机组能够有效去除室内湿负荷,但是存在着制冷效率低,能耗过高,送风温差大。如若增加电加热段,则又会增加能耗。
传统新风除湿机组工作机理如下:新风进入机组;新风通过热交换器初步 降温除湿;新风通过外接冷源表冷深度降温除湿;新风通过电加热或其他热源升温至人体舒适温度;新风送至室内;室内回风通过热交换器排出室外。如此结构,存在热泵热回收效率低、能源浪费较大、冷凝水回收蒸发冷却效果差、除湿效果差、系统能效比低。因此,目前市场上急需能针对解决上述缺陷的衡湿新风机组问世。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目前在新风处理方面现有技术的不足,充分利用二次热回收技术提供一种节能高效、舒适度高、健康且结构紧凑的衡湿新风机组,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于辐射式空调末端系统,也可以广泛应用于单独设置新风处理的场所。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衡湿新风机组其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两次热回收衡湿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在矩形的箱体内,纵向前、后分别横截箱体内腔配置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
在箱体内,纵向中央设置一纵向隔板,
在纵向隔板一侧的一端,开设由室外进风的新风口,进入新风通道,在新风通道的纵向隔板一侧设置风量自动调节阀,新风通道向外通过第一热交换器进入回风通道,回风通道的侧壁开设从室内进风的回风口;
回风通道向内进入送风通道,送风通道的侧部经过送风风机通入向室内送风的送风口;
送风通道向前通过第二热交换器连接蒸发器,蒸发器连接低温冷水或冷媒;
蒸发器的尽头及转入纵向隔板的另一侧为送风回转;
送风回转在纵向隔板的另一侧返回,通过第二热交换器和第一热交换器为排风通道;
排风通道的一侧有风量自动调节阀,另一侧经排风机向外从排风口排出室外。
作为优化:所述机组箱体采用玻璃钢材质。
作为优化:所述回风通道、排风通道、新风通道、送风通道、第一热交换 器、第二热交换器、送风风机、排风机单独设计成模块,自由拼合。
作为优化:所述两次热回收衡湿新风机组中添加过滤除尘、净化、加湿功能段。
作为优化:在所述回风口、排风口、送风口均设有风量调节阀。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采用板式、转轮、热管或热泵换热形式。
一种两次热回收衡湿新风机组的运行方法:
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利用热回收交换承担一部分的新风负荷;
所述蒸发器利用低温盘管对新风进行冷冻除湿;
所述新风口与风量自动调节阀共同作用,根据回风温湿度自动调整阀门开度,控制新风与回风的比例;
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位于排风通道内,利用回风进行冷却,所述第二热交换热器位于送风通道内,对送风进行再热到设定人体舒适出风温度。
作为优化:其利用热回收器承担一部分的新风负荷,但并不承担湿负荷。
作为优化:其蒸发器利用低温氟盘管对新风进行冷冻除湿,使得空气的湿度完全满足室内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克络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克络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89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压机余热回收热水器
- 下一篇:水煤浆锅炉房自动供热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