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减少偏心的流道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48733.9 | 申请日: | 201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7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那仓孝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腾行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郭桂峰 |
地址: | 21541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减少 偏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中用于减少偏心的流道。
背景技术
普通的流道系统也称作浇道系统或是浇注系统,是熔融塑料自射出机射嘴到模穴的必经信道。流道系统包括主流道、分流道以及浇口。下图显示了典型的流道系统组成。
主流道:也称作主浇道、注道或竖浇道,是指自射出机射嘴与模具主流道衬套接触的部分起算,至分流道为止的流道。此部分是熔融塑料进入模具后最先流经的部分。
分流道:也称作分浇道或次浇道,随模具设计可再区分为第一分流道以及第二分流道。分流道是主流道及浇口间的过渡区域,能使熔融塑料的流向获得平缓转换;对于多模穴模具同时具有均匀分配塑料到各模穴的功能。
浇口:也称为进料口。是分流道和模穴间的狭小通口,也是最为短小肉薄的部分。作用在于利用紧缩流动面而使塑料达到加速的效果,高剪切率可使塑料流动性良好;粘滞加热的升温效果也有提升料温降低粘度的作用。在成型完毕后浇口最先固化封口,有防止塑料回流以及避免模穴压力下降过快使成型品产生收缩凹陷的功能。成型后则方便剪除以分离流道系统及塑件。
冷料井:也称作冷料穴。目的在于储存补集充填初始阶段较冷的塑料波前,防止冷料直接进入模穴影响充填品质或堵塞浇口,冷料井通常设置在主流道末端,当分流道长度较长时,在末端也应开设冷料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减少偏心的流道,能够 容易地脱模并且不偏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减少偏心的流道,包括一上模板和面对所述上模板的下模板,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下模板之间设有型腔和与所述型腔连通的流道,所述流道还连通于一注入孔,所述流道呈“个”字型,包括一主流道和两个连接与所述主流道的一端的支流道,所述主流道和所述支流道之间存在一锐角,所述注入孔位于所述主流道的另一端。
上述用于减少偏心的流道,所述型腔包括第一型腔和与所述第一型腔对称的第二型腔,所述第一型腔中设有第一型芯,所述第二型腔中设有第二型芯。
上述用于减少偏心的流道,所述主流道包括第一支流道和第二支流道,所述第一支流道连通于第一型腔,所述第二支流道连通于第二型腔。
上述用于减少偏心的流道,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下模板通过螺丝紧密地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能够容易地脱模并且不偏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模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减少偏心的流道,包括一上模板和面对上模板的下模板,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设有型腔和与型腔连通的流道,流道还连通于一注入孔,流道呈“个”字型,包括一主流道和两个连接与主流道的一端的支流道,主流道和支流道之间存在一锐角,注入孔位于主流道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型腔包括第一型腔和与第一型腔对称的第二型腔,第一型腔中设有第一型芯,第二型腔中设有第二型芯。
进一步地,主流道包括第一支流道和第二支流道,第一支流道连通于第一型腔,第二支流道连通于第二型腔。
进一步地,上模板和下模板通过螺丝紧密地连接。
注塑模的基本结构都是由定模和动模两大部分组成的。定模部分安装在注塑机的固定板上,动模部分安装在注塑机的移动板上。注塑成型时,定模部分和随液压驱动的动模部分经导柱导向而闭合,塑料熔体从注塑机喷嘴经模具浇注系统进入形腔;注塑成型冷却后开模,即定模和动模分开,一般情况下塑件留在动模上,模具顶出机构将塑件推出模外。
根据模具上各部件的作用不同,一般注塑模可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成型零部件
指定模、动模部分中组成型腔的零件。通常由型芯、凹模、镶件等组成,合模时构成型腔,由于填充塑料熔体,它决定塑件的形状和尺寸。
2.浇注系统
浇注系统是熔融塑料从注塑机喷嘴进入模具型腔所流经的通道,它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井组成。
3.导向机构
导向机构分为动模与定模之间的导向机构和顶出机构的导向机构两类。首者是保证动模和定模在合模时准确对合,以保证塑件形状和尺寸的精确度;后者是避免顶出过程中推出板歪斜而设置的。
4.脱模机构
用于开模时将塑件从模具中脱出的装置,又称顶出机构。其结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顶杆脱模机构、推板脱模机构和推管脱模机构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腾行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腾行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87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拉带成型自动化视觉检测系统
- 下一篇:大型液压压塑机模具四方定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