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动乳化脱硫塔的增效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47325.1 | 申请日: | 2011-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20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 发明(设计)人: | 邹益坚;刘炳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富通环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48;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113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动 乳化 脱硫 增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动乳化脱硫塔的增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已被商品化了的脱硫除尘装置要么分开进行,投资大、占地多、可操控性差;要么不设排渣装置,不回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动乳化脱硫塔的增效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气动乳化脱硫塔的增效装置,包括排渣装置,水封室、均气室、气动乳化过滤元件、乳化层、塔体、汽水分离室,所述的水封室设在所述的塔体下部内部为氢氧化钠溶液,所述的水封室上部的塔体内设有一所述的均气室,所述的均气室上部设有一所述的气动乳化过滤元件,所述的气动乳化过滤元件上部设有一所述乳化层,所述的乳化层上部设有一所述的汽水分离,所述的排渣装置设在所述的水封室内排渣口一端通过水封室伸出外部。
所述的水封室一侧设有一增压泵,增压泵的进口与水封室用管道通接,增压泵的出口用管道与所述的乳化层通接。
所述的均气室一边设有一烟道进气管,所述的烟道进气管的另一端与一旋风除尘器连接。
所述的汽水分离室的上部设有一净化气体出气管道,所述的净化气体出气管道与一引风机的进气口通接。
所述的引风机的出风口通接一排烟囱。
本实用新型所述均气室内部的气体经过二次烟道进气管输入,二次烟道进气管道气体经过旋风除尘器除尘,在水封室接出管道经过增压泵提升到气动乳化过滤元件上部的乳化层,在汽水分离室的顶部设置有管道连接到引风机,并经过引风机排到排烟烟囱。
均气室:均匀地分布烟道气给过滤元件。
气动乳化过滤元件:它提供一个三相紊流掺混的强传质启动乳化空间,是脱硫除尘塔的核心。
气液分离室:根据凝并和惯性原理,使净化后的气体中的水分被充分分离。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增效装置,不论石灰乳还是烧碱液作脱硫剂,所排的灰渣中经提纯可得硫化钙或硫化钠,其中硫化碱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既减少二次污染,又综合利用了二次资源。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引入了旋风除尘为前置预处理段,为后续达标处理减轻了负担,对锅炉燃料的挥发份、硫含量不再是苛刻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气动乳化脱硫塔的增效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旋风除尘器的结构图。
1-排渣装置;2-水封室;3-均气室;4-气动乳化过滤元件;5-乳化层;6-塔体;7-汽水分离室;8-增压泵;9-烟道进气管;10-净化气体出气管道;11-引风机;12-旋风除尘器;13-烟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气动乳化脱硫塔的增效装置,包括排渣装置1,水封室2、均气室3、气动乳化过滤元件4、乳化层5、塔体7、汽水分离室7,所述的水封室2设在所述的塔体6下部内部为氢氧化钠溶液,所述的水封室2上部的塔体6内设有一所述的均气室3,所述的均气室3上部设有一所述的气动乳化过滤元件4,所述的气动乳化过滤元件4上部设有一所述乳化层5,所述的乳化层5上部设有一所述的汽水分离7,所述的排渣装置1设在所述的水封室2内排渣口一端通过水封室2伸出外部。
所述的水封室2一侧设有一增压泵8,增压泵的进口与水封室2用管道通接,增压泵8的出口用管道与所述的乳化层5通接。
所述的均气室3一边设有一烟道进气管9,所述的烟道进气管9的另一端与一旋风除尘器12连接。
所述的汽水分离室7的上部设有一净化气体出气管道10,所述的净化气体出气管道10与一引风机11的进气口通接。
所述的引风机11的出风口通接一排烟囱13。
均气室:烟道气在负压作用下,由螺旋状导流板(气体加速原理)作用下,呈旋风状进入该室,借其冲击惯性在多层圆孔筛板上,烟气均匀撞开射入液相(乳化液-NaOH水溶液)层中。
气动乳化过滤元件:在管道泵压力作用下,输入的NaOH水溶液被乳化——而且只有乳化才具吸附反应的活性;换言之,本乳化成因是借冲入的烟道气流(气相)和泵入的液相(NaOH溶液)合并雾化产生紊流,再经数以亿计的液相(S、Ca等离子)接触吸附后,仍在负压作用下含水汽的净化气继续上升入气液分离室。
气液分离室:高速流动的含水气体进入该段区,流速由于横断面突变而降低,由于水气密度差为6400∶1,小雾滴在惯性差的作用下降在该段内表面壁上,凝并原理使之由小变大,继而顺壁而下,冲洗过滤器后,流入水封室内,被除去水雾的气体经引风机排出至烟囱。该技术就是湿法除尘和碱性脱硫技术的合并,引入了旋风除尘、螺旋导流、驱动雾化、共相乳化等技术合成以达增效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富通环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富通环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73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处理用涡流气浮器
- 下一篇:制备2,3,3,3-四氟丙烯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