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大功率一体化无极灯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246887.4 | 申请日: | 2011-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0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强;王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马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J61/52 | 分类号: | H01J61/52;H01J61/5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33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大功率 一体化 无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照明领域内的无极灯。
背景技术
无极灯在我国还属新兴行业,具有寿命长,无频闪,显色性好,启动快,安全系数高,发光效率高,绿色环保等众多特点,在国家及国际上大力提倡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环境下,内耦式无极灯的应用得到了迅速推广。
目前,公知的内耦式无极灯构造是由安装底座、导热棒、耦合器、发光泡壳和泡壳连接环,以及外置的散热器和镇流器组成。耦合器在工作中产生的热量由导热棒传递给安装底座,热量再由安装底座传递给外部的散热器。由于受无极灯结构空间限制,导热棒都比较细长,导热棒的两端需要较大的温差才能将耦合器产生的热量传递给安装底座,而且安装底座和外置的散热器不是一体化的,安装底座和外部散热器之间存在较大的空气间隙热阻,导致无极灯耦合器散热效果较差;同时也增加了使用时安装的复杂度,并且安装质量等不确定因素会直接影响无极灯耦合器的散热效果。随着无极灯功率的增大耦器的温度就会随之升高,当温度升到耦合器的结温时,耦合器会瞬间失效,导致无极灯闪烁或灭掉,并缩短其使用寿命。无极灯耦合器的温度会直接影响无极灯的光效,无极灯的光效会随着耦合器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无极灯耦合器的散热效果直接制约了无极灯功率的上限以及无极灯的光效和使用寿命。同时,外置的无极灯散热器和镇流器在使用安装时会因为很多灯具不能提供适当的安装空间而无法安装使用无极灯,从而限制了无极灯的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提高无极灯功率上限,实现无极灯大功率且安装简单易操作的一种一体化无极灯。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大功率一体化无极灯,包括泡壳,耦合器,导热棒,泡壳粘胶碗,无极灯散热器,镇流器装置,其特征是:无极灯散热器为“凹”型圆柱体,无极灯散热器上端“凹”槽内侧与泡壳粘胶碗固定连接,泡壳与泡壳粘胶碗通过粘胶方式固定连接;无极灯散热器下端与镇流器装置固定联接;无极灯散热器由“Y”形金属散热器片沿圆周方向等距离间隔排列构成,无极灯散热器的中间具有导热棒安装通孔,与泡壳相对应处设有泡壳歧管避让散热孔,导热棒一端与位于泡壳内腔的耦合器紧密接触,另一端伸入到散热器中间的导热棒安装通孔中,由散热器将导热棒夹紧固定;无极灯散热器的Y”形金属散热器片在垂直轴线的截面上分布有多个“C”形槽,无极灯散热器下端通过“C”形槽与镇流器装置卡合固定联接;镇流器装置由镇流器连接座,无极灯专用镇流器和灯头盖组成,无极灯专用镇流器固定在由镇流器连接座和灯头盖组成的壳体内,灯头盖上配有标准灯头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无极灯散热器由“Y”形金属散热器片沿圆周方向等距离间隔排列构成,可以充分满足大功率无极灯的散热需要,无极灯散热器的中间具有导热棒安装通孔,导热棒一端与位于泡壳内腔的耦合器紧密接触,另一端伸入到散热器中间的导热棒安装通孔中,由散热器将导热棒夹紧固定,缩短了导热棒的导热距离,大大增强了导热、散热效果,可以使无极灯耦合器充分散热从实现无极灯的大功率。
本实用新型无极灯散热器直接与镇流器装置固定联接,镇流器装置由镇流器连接座,无极灯专用镇流器和灯头盖组成。本发明无极灯灯头内集成有无极灯散热器和镇流器装置,摆脱了无极灯对外部散热器的依赖,无需再安装外部镇流器,有效简化安装过程,灯头盖上配有标准灯头接口,大大提高了无极灯对常规灯具的适应能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无极灯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无极灯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无极灯结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无极灯散热器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无极灯散热器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大功率无极灯,主要由泡壳1,无极灯散热器2,导热棒3,耦合器4,泡壳粘胶碗5,和镇流器装置6组成。
无极灯散热器2为“凹”型圆柱体,由“Y”形金属散热器片21沿圆周方向等距离间隔排列构成,无极灯散热器的中间具有导热棒安装通孔23,与泡壳相对应处设有泡壳歧管避让散热孔24,在无极灯散热器2的合适位置处设有穿线孔25,穿线孔25用于耦合器4的导线通过;导热棒3一端与位于泡壳1内腔的耦合器4紧密接触,另一端伸入到散热器中间的导热棒安装通孔23中,由散热器2将导热棒3夹紧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马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马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68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