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热油加热反应釜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46554.1 | 申请日: | 2011-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3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安国;赵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昂扬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查俊奎 |
| 地址: | 21131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热油 加热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热油加热反应釜。
背景技术
在化工生产工序中,导热油加热反应釜是合成和蒸馏的关键设备之一,具有简单直接、易操作等优点。但是仍存在以下问题:
(1)设备生产能力低。当一批物料反应结束后,导热油加热反应釜的油温较高,需要等待油温降低到一定温度时才能加入下一批物料,以免新加入的物料与油温相差较大而对设备造成损伤。因此,导热油加热反应釜有相当比例的时间处于等待降温的非工作阶段,设备生能力降低。
(2)影响产品质量。反应结束后,釜体内通常含有少量残留物,在高温和空气存在下,缓慢降温过程中易发生分解产生副产物而影响下一批的产品质量。
(3)增加了产品能耗。油温降低加入下一批物料后,仍需将油温升至所需温度,既增加了生产成本,又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热油加热反应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热油加热反应釜,包括釜体和包覆在釜体外侧的夹套,还包括储油槽和油泵;储油槽安装在釜体的下方,并与夹套连通,储油槽与夹套之间设有阀门;油泵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与储油槽和夹套连通。
为了便于控制导热油的加入量和加入速度,还包括设置在釜体上方的高位槽,所述油泵的出油口与高位槽连通,高位槽与夹套连通,高位槽与夹套之间装有阀门。
为了便于控制导热油的加入量,所述高位槽上装有第一液位计。但是,并不排除其他方式进行计量,例如在高位槽上设置油位线。
为了防止夹套中导热油过满,所述夹套上部设有溢流口,溢流口与储油槽连通。同时,为了便于排除夹套中的空气,所述溢流口装有三通接头,三通接头的一端排空,另一端与储油槽连通。
所述储油槽上装有第二液位计。
为了保持导热油的温度,所述储油槽内装有加热棒。
为了便于监测各部件中导热油的温度,所述夹套、所述储油槽和所述高位槽中均装有温度计。
为了便于检修油泵,所述油泵的进油口与所述储油槽之间设有阀门。
所述储油槽和所述高位槽顶部装有排空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快速有效地降低釜体温度,缩短降温时间,提高设备的生产能方;避免反复的降温、升温过程,有利于降低成本,减少能耗;快速的降温可以抑制釜体内副反应的发生,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导热油加热反应釜,包括釜体1、包覆在釜体1外侧的夹套2、储油槽3、高位槽5和油泵4,储油槽3安装在釜体1的下方,高位槽5安装在釜体1的上方。夹套2、储油槽3和油泵4的进油口通过管道依次连通;油泵4的出油口、高位槽5和夹套2通过管道依次连通;夹套2与储油槽3之间、储油槽3与油泵4的进油口之间、油泵4的出油口与高位槽5之间和高位槽5与夹套2之间均设有阀门。下面对各部件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防止夹套2中导热油过满,便于排除夹套2中的空气,夹套2上部设有溢流口,溢流口装有三通接头,三通接头的一端排空,另一端通过管道与储油槽3连通。
储油槽3上装有第二液位计32,且其内部设有加热棒31。通过加热棒31对导热油预热,可以缩短夹套2的升温时间。
高位槽5上装有第一液位计51。
为了便于监测各部件中导热油的温度,夹套2、储油槽3和高位槽5中均装有温度计。
为了便于储油槽3和高位槽5中导热油的加入,储油槽3和高位槽5的顶部设有排空管。
其中,管道与各部件之间通过法兰连接。
应用例1
下面以粗产品提纯四溴乙烷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效果。
目前,四溴乙烷采用搪瓷反应釜进行减压蒸馏,蒸馏温度为170℃,而为了防止反应釜 爆瓷,釜体内部温度需降到80℃以下后才能进行下一釜的操作,降温过程一般需要6~8小时,每釜料总的操作时间为21小时。
采用本实用新型装置,反应结束后,将导热油从夹套2中放入储油槽3,在1小时以内釜体1内部温度就可降到80℃以下,每釜料总的操作时间为14小时,设备生产能力提高了30%以上。而导热油温度仍然很高,高温的导热油依次经过油泵4和高位槽5加入夹套2中,可以节约大量电力资源,能耗低;同时,在1小时内快速降温,抑制了釜体1内部残留四溴乙烷的分解,每釜的产品得率也有所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昂扬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昂扬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65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式磨机及其加压臂安装机构
- 下一篇:乙苯脱氢中间换热器高温蒸汽接管连接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