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激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46538.2 | 申请日: | 201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4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管海兵;刘理;季朝华;范辉;罗宁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林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3/106 | 分类号: | H01S3/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陆明耀;何朝旭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双激光流式细胞仪等生物仪器的单个的激光器。
背景技术
流式细胞仪主要测定的荧光信号是由激发光激发的,而在检测分析中常常需要同时探测两种以上波长的荧光信号,为了减少各荧光间的相互补偿,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采用双激光器,但是现有的双激光器存在结构复杂,体积大,生产成本高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紧凑的激光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激光器,包括一激光器罩,所述激光器罩为中空结构,所述激光器罩的中空腔体内依次固定设置有第一光具座、第二光具座以及输出窗口;所述第一光具座的一端设有带有慢轴准直镜的激光二极管,另一端设有望远镜系统,所述望远镜系统由负镜和正镜组成;所述第二光具座上从里至外依次设有棱镜组,分束器,玻片和偏振光分束器;所述激光二极管发出的激光经准直慢轴后,依次入射望远镜系统,棱镜组,分束器,玻片和偏振光分束器,最后经输出窗口发射。
优选的,上述的激光器,其中:所述激光器的输出窗口设有荧光滤波片。
优选的,上述的激光器,其中:所述第一光具座和第二光具座分别与恒温控制设备连接,所述第一光具座和第二光具座的外部均设有绝热材料护套,并通过绝热玻璃棒固定在所述激光器罩的中空腔体内。
优选的,上述的激光器,其中:所述激光二极管发出的激光为水平偏振,所述玻片为1/4玻片。
优选的,上述的激光器,其中:所述分束器与一光电二极管连接。
由于激光二极管(LD)发出的激光不能等效为点光源,在两个方向的发散角不一致,有一个方向发散角大,定义为快轴;与其垂直的另一个方向发散角小,定义为慢轴。将LD出射的激光经过慢轴准直镜后,可以做到一个方向近似准直。
由负镜、正镜组成的望远镜系统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调整激光二极管发出的经过慢轴准直后的激光的光斑大小,从而实现光束在一个方向经过外部透镜聚焦后达到所要的光斑大小;二是改变光束光腰的位置,使双光束经过外部透镜聚焦点实现重合。在经过外部透镜重合双光束聚焦过程中,首先将一个激光器的焦点位置固定不变,所以另一个激光器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用望远镜系统来调节光斑大小与光腰位置,实现聚焦后光斑一个方向大小满足要求及双光束的焦点重合。
棱镜组组成一套用来压缩水平方向光斑大小的系统,由于经过望远镜系统后,光斑在水平方向变大,这样经过外部聚焦镜后光斑会压缩的过小,水平方向光斑达不到设计所要求的值,所以需要用棱镜组来将光斑水平方向进行压缩。
分束器(BS)在光路中有两个作用,一是补偿加了棱镜组以后光束位移;二是利用其通光面的反射将光分一部分进入光电二极管(PD),PD将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利用此电信号进入激光器控制电路,来控制激光器的功率稳定性。
1/4玻片可以将光束偏振方向旋转90°,由于最后双光束聚焦后的光束偏振方向为竖直偏振,而LD是装配成水平偏振的,所以需要加1/4玻片将光偏振方向旋转90°。
偏振光分束器(PBS)的作用就是将光的偏振比提高,满足应用中对于光的偏振比要求。
由于双激光系统主要是使用于生物仪器的应用方面,而激光中包含了荧光部分,为了消除输出光束中所含的荧光,需要在输出窗口中加荧光滤波片。
本实用新型的突出效果为:
(1)通过采取准直慢轴方式,结合光路中望远镜系统实现一个方向光斑满足所需的光斑大小,可以避免将光路部分设计的过于复杂化,同时又可以减少由于光学元件过多引起光损耗过大;
(2)望远镜系统不但可以调节光斑大小,还可以改变光束光腰位置,而且整个系统都集成在激光器内部,这样可以保证整个系统尺寸较小,同时减少外部光学元件,增加激光器的功率稳定性、光束指向稳定性,满足使用者对于激光器整体可靠性的要求;
(3)分束器兼有多项功能作用,由于BS前面的棱镜组会平移光的出射位置,所以需要用BS来补偿棱镜组引起的光束位移,同时BS的一个通光面会对光有部分反射,而且这个面对于整个光束的反射比率保持不变,将此反射光作为反馈信号通过光电二极管的转换引入激光器的电路部分控制回路,从而实现对整个激光器输出功率的反馈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林光电(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维林光电(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65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瓷材料抛丸器叶片
- 下一篇:气动研磨机的偏心座与轴杆组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