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点火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46537.8 | 申请日: | 201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6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夏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宝玛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Q3/00 | 分类号: | F23Q3/00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孙忠明 |
地址: | 225800 江苏省扬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点火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在烘箱、灶具等设备上的点火器,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子点火器。
背景技术
典型地,电子点火器主要是通过线电压或电池工作产生高电压以形成电弧火花,从而将可燃气体立刻点燃。电子点火器广泛用于烹饪烘箱、灶具、热水器、烧烤及类似设备上。目前电子点火器主要使用于大中型炊具和热水器及电饭锅,但是只能对热水器和灶具的一些地方进行改进,点火器仍然需要新的创新。炉膛燃烧器的新设计为使用点火器使得气体燃烧提供了一些便利,与过去大尺寸的点火器相比,现在的点火器体积及尺寸更小,使用点火器的材料更经济。
然而,小型电子点火器在线圈产生高电压时,容易发生高压电弧的泄漏,从而造成能量损失或漏电等问题。
有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电子点火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新型的电子点火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该电子点火器能够防止高压电弧的泄漏,避免能量损失或漏电。
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电子点火器,包括塑料壳体,该塑料壳体设有上盖,该上盖上具有高电压端子插孔和电源电压端子插孔,所述塑料壳体内安装有塑料高电压高压包骨架,该塑料高电压高压包骨架上插有高电压输出端子并形成有线圈槽,该线圈槽内绕有漆包线,并且在该漆包线旁边绕制有第二组绕线以形成二次线圈,所述第二绕线与漆包线之间间隔有绝缘空间,并且该第二组绕线与所述输出高电压端子锡焊,所述塑料高电压高压包骨架的内部组装有绕制在磁棒上的初级线圈,该初级线圈的初级线圈两端部分与电源电压端子焊接,所述高电压输出端子插入安装到所述上盖的高电压端子插孔内,所述电源电压端子插入安装到该上盖的电源电压端子插孔内。
附加地,所述塑料壳体的外部还安装有连接配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线圈(即高压线圈)之间具有绝缘空间,配合该电子点火器相关的上述配套改进结构,因此能够防止高压电弧的泄漏,避免能量损失或漏电。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容易,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和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电子点火器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子点火器的塑料高电压高压包骨架及线圈部分的示意图。
图3是线圈部分安装在塑料高电压高压包骨架内后进而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点火器元器件安装在塑料壳体内的示意图。
图5至图11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点火器用于安装的连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塑料壳体;2塑料高电压高压包骨架;3线圈槽;4高电压输出端子;5磁棒;6初级线圈;7电源电压端子;8电子电路;9焊料;10二次线圈;11初级线圈两端部分;12点火器部分;13环氧树脂;14连接配件;15绝缘空间;16高电压端子插孔;17电源电压端子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电子点火器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点火器包括塑料壳体1,该塑料壳体设有上盖,该上盖上具有高电压端子插孔16和电源电压端子插孔17,其中,所述塑料壳体1内安装有塑料高电压高压包骨架2,该塑料高电压高压包骨架2上插有高电压输出端子4并形成有线圈槽3,该线圈槽3内绕有漆包线,并且在漆包线旁边绕制有第二组绕线以形成二次线圈10,所述第二绕线与漆包线之间间隔有绝缘空间15,并且该第二组绕线与所述输出高电压端子锡焊,所述塑料高电压高压包骨架2的内部组装有绕制在磁棒5上的初级线圈6,该初级线圈6的初级线圈两端部分11与电子电路8的电源电压端子7焊接,所述高电压输出端子4插入安装到所述上盖的高电压端子插孔16内,所述电源电压端子7插入安装到该上盖的电源电压端子插孔17内。
额外地,所述塑料壳体1的外部还安装有连接配件14。
以下简略描述本实用新型电子点火器的组装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宝玛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宝玛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65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旋式移动热能装置
- 下一篇:汽化冷却烟道冷却盲区的冷却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