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电力捞泵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46307.1 | 申请日: | 2011-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4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庆祥 |
| 主分类号: | B66D1/12 | 分类号: | B66D1/12;B66D1/60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 |
| 地址: | 2627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电力 捞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深井打捞设备,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适用于深井的多功能电力捞泵机。
背景技术
随着水资源的日趋紧张,地面水源已远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及生产需要,现大多是钻探深井通过潜水泵提取地下水。
当潜水泵泵在深水井中抽水时,由于潜水泵长期处在水中,潜水泵与泵管或提绳之间随时间延长,其连接处的螺纹容易生锈,造成局部强度过低,在管理上稍有疏忽,很容易造成潜水泵与泵管或提绳之间的连接处断裂,导致潜水泵下沉,造成深井无法使用、报废的问题。
当前,一般潜水泵打捞方法是采用钢丝绳拴扣往上提的方式。该方法的不足是:1、钢丝绳与泵管易脱离;2、钢丝绳挂管用力后会使泵管发生倾斜,使泵管两端紧贴井壁,提泵管困难,采用该方法捞泵,其捞出成功率约为10%,且劳动强度大,效果很差,现有的其它类型打捞器具,打捞效果均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打捞效果好,打捞强度低,操作方便、
且能够适用于深井的多功能电力捞泵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电力捞泵机,包括机架,在机架上安装有主绕线辊和辅卷辊,主绕线辊上缠绕有主吊绳,所述主吊绳的其中一端与主吊绳固定连接,另一端安装有吊钩,所述主绕线辊和辅卷辊分别与动力驱动装置传动连接。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与主绕线辊传动连接的动力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驱动电机和变速箱,所述变速箱的动力输出轴与主绕线辊传动连接。
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与辅卷辊传动连接的动力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变频电机。
进一步改进:
机架上安装有电源开关,所述驱动电机和变频电机分别与电源开关电连接。
进一步改进:
所述机架的上部设有手动卷绕装置,手动卷绕装置包括与机架活动连接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向远离机架的一侧倾斜设置。
进一步改进:
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手动绕线辊,所述手动绕线辊上缠绕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其中一端与手动绕线辊固定连接,另一端安装有吊钩。
进一步改进:
所述手动绕线辊的其中一端部安装有从动齿轮;
所述支撑架上还安装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设有与从动齿轮相啮合的主动齿轮,所述驱动轴的端部安装有手动摇把。
进一步改进:
所述支撑架远离机架的一侧连接有悬吊支撑装置,该悬吊支撑装置包括并排固定连接在支撑架左右两侧的两根弯曲支架,所述两根弯曲支架远离支撑架的端部之间设有转轴,在转轴上安装有至少一个转动辊。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工作时,将该机架放置在水井的一侧,并使弯曲支架上的转动辊正对井口;
对提绳进行打捞时,扳动电源开关,启动驱动电机,使主绕线辊转动,将主吊绳下放到井底,对潜水泵的提绳进行打捞,当吊钩钩住提绳后,将驱动电机反转,将提绳进行提升上来,然后将提绳的端部缠绕在辅卷辊上;通过变频电机驱动辅卷辊转动,将提绳打捞上来;
对泵体进行打捞时,将主吊绳下放到井底,对潜水泵的泵体进行打捞,当吊钩钩住泵体后,将驱动电机反转,将泵体提升上来;
对抽水管进行打捞时,可摇动手动摇把,将钢丝绳下放到井底,对抽水管进行打捞,当吊钩钩住抽水管后,反向摇动手动摇把,将抽水管提升上来。
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制造成本低,打捞方便,只需1-2人,用1~3小时
即可捞出井下装置,其捞出成功率约为100%,打捞一口井的装置即可为国家挽回5-10万元的经济损失。
另一种改进:
当遇到水井的上方设有机井屋且机井屋的房门较窄,不能适应机架通过时,可在机架的后方连接一个加长悬吊装置。
该加长悬吊装置包括两根并排设置的伸缩套管,所述两根伸缩套管的其中一端与机架上的转轴可拆卸转动连接,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转轴,在转轴上安装有至少一个转动辊,该转轴转动连接有支撑杆。
使用时,将机架放置在机井屋外,将伸缩套管和转轴以及支撑杆从机井屋的门口伸入,可根据距离的远近调节伸缩套管的长度,然后主吊绳绕过转轴上的转动辊,下方到井底进行打捞,提高了打捞效率。
另一种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庆祥,未经王庆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63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