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灌装机及其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46304.8 | 申请日: | 2011-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4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萌 |
| 主分类号: | B67C3/22 | 分类号: | B67C3/22;B67C3/30;B65B5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5200 山东省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灌装 及其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装机及其控制系统,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灌装机功能都比较单一,小型桶装灌装机不能灌装中型桶或塑料袋,同样塑料袋式灌装机也不能灌装小型桶或中型桶,而且灌装机的每个油嘴都与控制系统的总开关连接,当开启总开关时,所有的油嘴都同时打开了,但在实际灌装过程中有时只需要开启部分油嘴,这样现有的灌装机就做不到这一点,企业在实际生产中只能再购进相应型号的灌装机,这样不仅增加了成本,也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可对油嘴单独控制,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灌装机及其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灌装机,包括机座1以及机身5,机身5上设置有电控箱7,其特征在于机座1上设有输送带2,输送带2外端安装有第一挡杆16和第二挡杆3,第一挡杆16通过第一气管17与第一气缸二位五通阀18连接,第二挡杆3通过第二气管19与第二气缸二位五通阀20连接,机身5上装有用于感应灌装瓶的光电传感器4,电控箱7外部接有操作面板10,电控箱7两端设有导柱6,导柱6上装有沿其上下运动的丝杆11,丝杆11上连接有油嘴13,油嘴13上设置有可调节的螺母12,油嘴13另一端通过气管9与主气缸8的二位五通阀连接:
为了保证输送带2的平衡,所述输送带2下端设有支撑座15:
为了能够调节第一挡杆16和第二挡杆3的间距,所述第一挡杆16和第二挡杆3活动安装于导杆14上;
上述灌装机的控制系统,由刀闸21控制进电电源,与刀闸21连接的有管道电机22和输送带电机23,通过总开关24控制整个电路,其特征在于与总开关24连接的有三条支路,第一条支路包括油嘴总开关25、行程开关54、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26及管道交流接触器27,通过管道中间继电器28来控制管道交流接触器27,第二条支路连接有指示灯29,第三条支路连接有磁性开关30和输送带交流接触器31,总开关24另一端连接有开关电源32,开关电源32另一端连接有主气缸二位五通阀33和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53,与主气缸二位五通阀33并联的有五条支路,第一条支路是油嘴控制电路,每个油嘴都对应一条油嘴控制电路,包括流量控制表的常闭触点34、油嘴开关35、管道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36及油嘴二位五通阀37,通过油嘴中间继电器38控制油嘴二位五通阀37,第二条支路是计数电路,包括计数器39及与其并联的常开触点40,计数器39另一端连接有油嘴中间继电器38的常开触点41和中间继电器42,第三条支路是流速控制电路,包括流速二位五通阀44和流量控制表的常开触点43,第四条支路为第一挡杆16的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时间继电器46及油嘴中间继电器38的常闭触点45,与第一时间继电器46并联的为第一气缸二位五通阀18、油嘴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47,第五条支路为第二挡杆3的控制电路,包括第二时间继电器50及管道中间继电器的常闭触点49,与第二时间继电器50并联的为第二气缸二位五通阀20、第二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51;
所述灌装机的控制系统,由PLC控制整个电路,PLC上连接有二位五通阀55,每个油嘴与其相对应的油嘴开关35连接,控制系统中还设有用于控制灌装量的流量控制表56。
本实用新型的灌装机及其控制系统,通过在每个油嘴上加入开关来控制油嘴的开闭,实现在一种灌装机上能灌装中包装桶、小包装桶和塑料袋,这样就能根据生产需要来单独控制油嘴,而不是像现有技术一样必须同时打开所有油嘴,从而实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灌装机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灌装机的控制系统原理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灌装机的控制系统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萌,未经王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63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