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叠加式泵用阀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45335.1 | 申请日: | 201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0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袁才富;何俊;朱剑根;谷文平;米根祥;沈至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立新液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陈学雯 |
地址: | 200237***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叠加 式泵用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系统技术领域,具体的来说涉及一种液压系统中使用的叠加式泵用阀。
背景技术
在压力——流量复合控制泵的控制回路中,以往采用公用二级阀的结构。该控制回路控制功能单一、控制品质难以提高。所以现有技术中迫切需要一种改进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液压系统中使用的叠加式泵用阀。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叠加式泵用阀,包括一个阀体,阀体内设置有一阀芯,阀体上设置有与阀芯相同的流道,阀芯的一端抵在一后盖上,阀芯的另一端抵在一弹簧座上,弹簧座上套有弹簧,弹簧另一端设有一调节装置,调节装置通过一调节套固定连接在阀体上,阀芯、弹簧座、弹簧、调节装置设置在阀体内通孔中且在同一轴线上。
所述后盖通过螺纹连接在阀体一端。
所述调节通过螺纹连接在阀体的另一端。
所述弹簧座前端具有一圆形凸起,与弹簧座相接触的阀芯端面上具有一与圆形凸起对应的凹槽。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叠加式泵用阀加工简便加工成本低;与采用电反馈和数字控制技术结合的电液比例复合泵控制系统相比,控制原理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叠加式泵用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阀体的A向俯视图。
图3为阀芯的剖视图。
图4为调节装置的剖视图。
图5为阀芯向右移动的极限位置示意图。
图6为阀芯在平衡位置示意图。
其中:1-后盖;2-密封圈;3-阀芯;4-密封圈;5-阀体;6-弹簧座;7-外弹簧;8-内弹簧;9-调节装置;10-密封圈;11-弹簧腔;12-阻尼器;13-流道;31-锥形孔;32-台肩;33-台肩;34-退刀槽;35-台肩;36-槽;37-均压槽;91-调节杆;92-锁紧螺母;93-调节套;94-挡圈;95-密封圈;96-挡板;97-弹簧座;98-钢丝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看图1-图6,阀体5中装阀芯3,阀芯3后面由后盖1限位。阀芯3另一端由弹簧座6顶住,弹簧座6上压有内、外弹簧7、8,弹簧另一端由调节装置9顶住。
后盖1槽上有密封圈2,起密封作用;后盖1一端面上的孔顶住阀芯3后面,起限位作用;后盖1孔与阀芯3后面的大圆有一定的间隙,可起阻尼作用,同时使信号油可顺利的作用在阀芯3后面。
阀体5中有弹簧腔11,弹簧腔11中有外弹簧7和内弹簧8。外弹簧7为右旋,内弹簧8为左旋防止两弹簧干扰。
阀体5中有流道13可将信号油引入到阀芯3的后端面上。
阀体5上有上下两面,上平面由叠加的其他阀上密封圈做密封,下平面上由密封圈4做封油。
阀体5上有流道c和d,可使上面的阀顺利泄油。
阀体5中b’流道中有阻尼器12,可在阀芯处于向右极限位置时,b流道中仍能建立压力使阀正常工作。
阀芯3上有锥形孔31,可以引导弹簧座6上的球面始终作用于阀芯3同一轴线上。
阀芯3上台肩32和台肩33之间距离略小于阀体5中a流道,使其形成A型液桥。A型液桥对称性和线性好,增益大,即压力灵敏度高。
阀芯3上退刀槽34防止阀芯3与阀体5向右移动至极限位置时卡死,同时也方便磨外圆。
阀芯3上台肩35与阀体5可起限位作用。
阀芯3上槽36可使信号油顺利的作用在阀芯3后端面上,防止阀芯3与后盖1因表面张力而吸住。
调节装置9由调节杆91、锁紧螺母92、调节套93、档圈94、密封圈95、挡板96、弹簧座97和钢丝挡圈98组成。
调节装置9中调节杆91由螺纹旋入阀套93的螺纹中,调节杆91可压缩弹簧,设定压力。
调节装置9中密封圈95起调节杆91与调节套93间的密封作用,挡圈94可保护密封圈95。挡板96将密封圈95和挡圈94压住,防止它们滑动影响密封。
调节装置9中,调节杆91上有槽装入钢丝挡圈98,防止弹簧座97脱落。
调节装置9中,调节杆91上旋有锁紧螺母92,可锁定设定压力,防止由震动等因素造成的设定压力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立新液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立新液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53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