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锡条浇铸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44910.6 | 申请日: | 201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9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齐;宣英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永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35/04 | 分类号: | B22D35/04;B22D35/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彭长久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浇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浇铸机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结构和成型工艺简单的锡条浇铸机。
背景技术
锡条是焊锡中的一种产品,锡条可分为有铅锡条和无铅锡条两种,均是用于线路板的焊接。纯锡制造,湿润性、流动性好,易上锡;焊点光亮、饱满、不会虚焊等不良现象;加入足量的抗氧化元素,抗氧化能力强;纯锡制造,锡渣少,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在现有的锡条浇铸成型的过程中,大多生产企业均采用专门的浇铸机,利用专门的浇铸机可以批量快速地实现对熔锡浇铸成型出锡条。
上述现有的专业浇铸机结构,虽可提供给使用者浇铸锡条的功效,确实具有进步性,然而,现有专业的浇铸机结构庞大,成型工艺复杂,而且价格昂贵,一般的小企业难以购置专业的浇铸机进行生产制造,人们急切需要一种价格便宜、结构和成型工艺都比较简单的浇铸机来浇铸成型锡条。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锡条浇铸机,解决现有之浇铸机结构庞大、成型工艺复杂、价格昂贵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锡条浇铸机,包括基座、冷却水箱、浇铸模和压印模;该冷却水箱设置于基座上,冷却水箱具有输入口和输出口;该浇铸模的底面叠合于冷却水箱的表面上,浇铸模的上表面凹设有料槽;该压印模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浇铸模的正上方,该压印模向下凸伸出有压印块,该压印块正对前述料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料槽中设置有用于将凝固后的锡条顶出料槽的顶柱。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印模通过驱动缸体带动而上下活动,该驱动缸体伸出有活塞杆,该活塞杆的尾端与压印模连接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支架,支架包括有两导柱和连接于该两导柱顶端之间的横梁,该两导柱位于浇铸模的两侧外,前述驱动缸体固定于横梁上,该压印模的两端分别套装于对应的导柱外,压印模沿导柱上下活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缸体为气压式驱动缸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一、通过于基座上设置有冷却水箱,利用该冷却水箱对浇铸模进行冷却,以使浇铸模上的熔锡快速冷却形成锡条,同时配合利用压印模对锡条进行打标识,体积小、结构成型工艺都比较简单;并且该浇铸机为一种简易的浇铸机,价格便宜,适合小企业购置进行锡条的生产制造,利于减轻小企业的成本负担。
二、通过于料槽中设置有顶柱,当往料槽中注入熔锡时,该顶柱向下隐藏于料槽的下方,当熔锡冷却凝固形成锡条后,利用该顶柱向上移动将锡条顶出料槽,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工作原理识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基座 11、支架
111、导柱 112、横梁
20、冷却水箱 21、输入口
22、输出口 30、浇铸模
31、料槽 32、顶柱
40、压印模 41、压印块
50、驱动缸体 51、活塞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所识,其显识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基座10、冷却水箱20、浇铸模30和压印模40。
其中,该基座10上设置有支架11,支架11包括有两导柱111和连接于该两导柱111顶端之间的横梁112。
该冷却水箱20设置于基座10上,冷却水箱20用于存放水,冷却水箱20具有输入口21和输出口22,水从输入口21进入冷却水箱内部,并从输出口22输出。
该浇铸模30的底面叠合于冷却水箱20的表面上,浇铸模30位于前述两导柱111之间,浇铸模30的上表面并排平行间隔凹设有多个料槽31,该多个料槽31用于盛放熔锡,以便冷却后形成锡条,且与每一料槽31中设置有顶柱32,该顶柱32用于将凝固后的锡条顶出料槽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永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永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49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