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手道拳套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44835.3 | 申请日: | 201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55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发明(设计)人: | 黄根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环球轻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71/14 | 分类号: | A63B7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地址: | 313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手道 拳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空手道拳套。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空手道拳套本体呈一体的弧形壳状,包裹手腕、手背及第一节手指。使用时手指并拢并弯曲。
空手道技击区别于一般的拳击,包括冲拳、上格挡、下格挡、内受、外受、手刀、前踢、前回踢、横踢、勾踢、后踢、后回踢、跳后踢等招式。运动员的手指动作包括握拳和伸直成手刀。由于传统空手套拳套固定成型并具有一定的刚度,运动员握拳以及伸直手指都需要费一定的力气改变拳套的形状。运动员尽管经过长期的适应性训练,还是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筋疲力尽之时难以自如地变换招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舒适的空手道拳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空手道拳套依次包括具有正面和反面的手指部、手掌部和手腕部。手指部正面和手掌部正面为仿皮层,手指部反面和手掌部反面为绒布层。手指部反面表面设有由弹性橡胶带缝合而成的指环,供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佩戴。手指部正面和手指部反面之间包裹较厚的海绵层。手掌部正面和手掌部反面之间包裹较薄的软胶层。手指部和手掌部的连接处直接将正面的仿皮层和反面的绒布层缝合,形成明显的活节。手腕部包括缝接在手掌部边缘的弹性橡胶扎带,弹性橡胶扎带上设有魔术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手指部和手掌部包裹的填充物为相互独立,形成明显的活节。使用时运动员方便灵活地变换手指的动作招式。2、由于空手道拳套的手掌部并不会对对手严重伤害,本实用新型空手道拳套相对于传统拳套减少了手掌部填充物的厚度,手指部和手掌部间活节活动更顺畅。3、手指部反面和手掌部反面为绒布层,减少空手道拳套与手部的摩擦力,增加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手道拳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截面示意视图;
图3为图1的B-B截面示意视图。
图中:01、手指部;02、手掌部;03、手腕部;11、手指部正面;12、手指部反面;13、海绵层;21、手掌部正面;22、手掌部反面;23、软胶层;04、指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空手道拳套依次包括具有正面和反面的手指部01、手掌部02和手腕部03;手指部正面11和手掌部正面21为仿皮层,手指部反面12和手掌部反面22为绒布层;手指部反面12表面设有由弹性橡胶带缝合而成的指环04,供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佩戴;手指部正面11和手指部反面12之间包裹较厚的海绵层13;手掌部正面21和手掌部反面22之间包裹较薄的软胶层23;手指部01和手掌部02的连接处直接将正面的仿皮层和反面的绒布层缝合,形成明显的活节;手腕部03包括缝接在手掌部02边缘的弹性橡胶扎带,弹性橡胶扎带上设有魔术贴。
使用时,食指、中指、无名指穿过指环04的相应位置;整个空手道拳套置于手的背部;手腕部03的弹性橡胶扎带缠绕在手腕,并用魔术贴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环球轻纺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环球轻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48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