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警示灯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44360.8 | 申请日: | 2011-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8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 发明(设计)人: | 黄怡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辰骅国际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9/00;F21V8/00;F21V23/06;B62J6/00;F21W101/023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董惠石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警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警示灯结构,尤指一种于导光条一侧面设有多个凹穴,再于导光条端部组设发光体,发光体投射出的光线在经凹穴时折射聚光,而于导光条上形成多个光亮点的警示灯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警示灯,主要是应用声音或光亮等效果,以引起众人视线的注意,而达到警示或指示的功能,例如:路障的警示灯或道路方向更改的指示灯,以及警务人员在执行勤务时装置于车辆的警示装置等皆是。
而目前所使用的警示灯构造主要是于一电路板上组接多个发光二极管,并于电路板的另侧面组设控制元件,再将此已组装上发光二极管及控制元件的电路板装入警示灯灯座,并盖置可加强集光及均光效果的灯罩,如此,由多个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便可经由透镜将光线集中均匀发射而出,使人们在远处便可清楚观看到其投照出的光线,而达到警示的效果。
但是,由于现有的警示灯需要使用到多个发光二极管,以藉由多个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多个光亮亮点,来达到明显的警示功能,故于制造上为设置多个发光二极管,便须耗费较高制造成本,且使用上欲点亮该多个发光二极管亦须耗用较多的电能,同时,为了使多个发光二极管可组设其上,亦须使用较大面积的电路板,如此,又产生另一制造成本上的负担,再者,由于一般电路板皆采用硬性材质,因此,亦造成其使用上的限制,如:无法良好组装于具有曲面的物体上,若采用价格较高的软性电路板,则不符合成本效益。
于是,本设计人鉴于现有警示灯在设计上有上述诸多缺失,乃藉其多年于相关领域的制造及设计经验和知识的辅佐,并经多方巧思,针对现有警示灯的结构作更新的研发改良,而研创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警示灯结构,尤其是一种可以节省发光体的设置,降低警示灯制造成本,又可有效达到警示功能的警示灯结构。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警示灯结构:
该结构包含有导光条,并于该导光条一侧面设有多个凹穴,再于该导光条端部组设有发光体。
如上所述警示灯结构,该导光条进一步于端部成形有供发光体组设于内的容槽。
如上所述警示灯结构,该警示灯结构进一步设有与发光体电性连接的电源供应单元。
如上所述警示灯结构,该警示灯结构进一步设有与发光体及电源供应单元电性连接的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用以可控制发光体的启闭及闪烁的频率。
如上所述警示灯结构,该凹穴周壁形成不规则面。
如上所述警示灯结构,该导光条为挠性体。
本实用新型的警示灯结构具有如下特点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于导光条一侧面设具多个凹穴,藉此,利用组设于导光条端部的发光体,便可使该发光体发出的光线沿着导光条经过凹穴处时,产生折射聚光的功能,而于导光条上形成多个光亮点,以达到警示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于导光条端部设置一发光体,即可使发光体发出的光线经凹穴时,形成多个警示亮点,依此设计,不仅可以节省发光体数量的设置,降低警示灯制造的成本,同时,亦可有效节省驱动发光体所需耗用的电力成本。
3.本实用新型于导光条一侧面设具多个凹穴,再利用设于导光条端部的发光体所发出的光线于凹穴形成亮点,如此,便不须为组设多个发光体而设置大面积的电路板,而可降低电路板的使用成本。
4.本实用新型使用具挠性的导光条,因此,可配合组装于自行车挡泥板及座垫后缘等被组装物的曲面处,而与被组装物做良好的贴合组设,更大幅提高警示灯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装于挡泥板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组装于座垫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组装于第三剎车灯状态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组装于自行车握把状态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立体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 导光条 11 凹穴
12 容槽 2 发光体
21 端脚 3 电源供应单元
4 控制单元 5 挡泥板
6 座垫 7 第三剎车灯
8 自行车握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及其所能达成的效果,能够有更完整且清楚的揭露,兹详细说明如下,请一并参阅揭露的附图及图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辰骅国际有限公司,未经辰骅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43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