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醒酒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44328.X | 申请日: | 2011-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9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帮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振帮 |
| 主分类号: | A47J43/00 | 分类号: | A47J43/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陈小耕 |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过滤 功能 醒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醒酒装置。
背景技术
葡萄酒里含有的“丹宁酸”物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酒的口感;不同的酒,需要的醒酒时间也不同。丹宁较重、香气较复杂的酒需要醒酒的时间相对较长,从半小时到数小时不等,视每一瓶酒的具体情况。如果醒酒的时间不够,果香未能完全开放,丹宁也未能展开,酒的香气会不够丰满,丹宁也会显得有些生硬。但如果醒酒的时间过长,会让香气散失,单宁疲弱,影响口感。
装瓶的时候,大部分葡萄酒处于“关闭”的状态。它们需要较长的醒酒时间才能达到原有的口感。目前,人们的需求无法提供葡萄酒较长的醒酒时间,因而,几乎所有不成熟的葡萄酒都需要空气来唤醒,便宜的葡萄酒亦然。另外,大部分葡萄酒在装瓶之前都经过二氧化硫的处理。当拿到葡萄酒的时候,这种物质已经被消散。如果偶尔还有二氧化硫的残留,闻起来会有不适感。使用醒酒器也有助于除去大部分的二氧化硫和其他不应该出现的气味,令味道更加柔滑醇香。
传统的醒酒方式,是把葡萄酒倒入一个小口的大肚底器皿内,好让空气能够在里面较多地与酒液发生氧化,但又不至于让酒香偷偷溜走。因为葡萄酒倒在这样的器皿里,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比在酒瓶里大很多,所以能加速氧化。封闭在酒里的香气,也能够在宽敞的空间里散发开来。不过,这样的方式太累赘,而且需要根据不同的酒去把握醒酒的时间。醒酒时间过长,香气没了;醒酒时间不够,又不能去掉酒中的酸涩和腥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醒酒装置,可以对液体中可能具有的大颗粒杂质进行过滤,具有营造气氛和装饰美化的效果;结构设计合理,节省了醒酒的时间,使用便捷、美观实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醒酒装置,包括:醒酒装置本体,所述醒酒装置本体的中部贯通设置可导通液体的置液腔和导流柱,在所述置液腔和所述导流柱相导通连接的连接处具有位置相对对称布置的导气孔,所述导气孔与所述醒酒装置本体的外部相导通,
所述置液腔是具有开口端且具有平滑过度内壁的腔室结构,在所述开口端上卡持固定一置入所述置液腔中呈碗状的过滤网;
沿所述醒酒装置本体的外壁面开设呈环状向内凹陷的握持带。
所述醒酒装置还包括装饰组件,所述装饰组件安装固定在醒酒装置本体上,所述装饰组件主要由LED灯、控制部以及启动开关组成;
所述LED灯安装设置在所述醒酒装置本体的内部,位于所述导流柱的邻侧,所述启动开关安装固定在所述握持带上。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与所述置液腔的高度比范围在1:2~1:3之间。
优选的,所述置液腔11与所述导流柱12高度比范围是1:1~2:3之间。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过滤功能的醒酒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在醒酒装置本体的开口端上卡持固定一过滤网,当液体由置液腔开口端置入醒酒装置本体中时,过滤网可以对液体中可能具有的大颗粒杂质进行过滤;由于在醒酒装置本体上安装固定装饰组件,营造了较好的环境气氛,起到了一定的装饰美化效果;同时,由于醒酒装置结构设计合理,节省了醒酒的时间,使用便捷、美观实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过滤功能的醒酒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过滤功能的醒酒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过滤功能的醒酒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振帮,未经陈振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43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