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开炉用带风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44119.5 | 申请日: | 2011-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57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 发明(设计)人: | 陈胜;刘继生;夏建国;贺少堂;王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B7/12 | 分类号: | C21B7/12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开炉用带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炉开炉时用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开炉用带风装置。
背景技术
高炉开炉是冶金生产过程汇总的重要一环,主要包括热风烘炉、配装炉料和送风点火三道操作工序。顺利开炉可使高炉尽快进入正常的冶炼阶段,有利于实现炼铁生产的高产、优质、低耗、长寿。开炉后顺利打开铁口是成功开炉的标志。开炉后的第一炉铁能否顺利流出就意味着高炉中修开炉是否成功,过去打开第一炉铁开口特别困难,需要1-2天才能打开铁口,耗时很长;且需要几十人的配合才能完成,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常规的打开铁口的方法是长时间氧烧铁口,这就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管及氧气,时间长还可能造成炉内憋风,影响炉况恢复进程,有时甚至会出现氧烧铁口跑大流现象,酿成生产事故。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种能简单、方便的打开铁口的装置,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开炉用带风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快速的打开铁口,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开炉用带风装置,包括有通风管、窥视镜、氧气装置、压缩空气装置和调压阀,所述的通风管的一端与位于铁口上的高炉炉缸连接,通风管的另一端安设有窥视镜;氧气装置通过第一调压阀和第一手动阀后,与通风管连接;压缩空气装置通过第二调压阀和第二手动阀后,与通风管连接。
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在第一调压阀和第一手动阀之间设有氧气包。
为了便于监测氧气的压力,在氧气包上设压力表。
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在第二调压阀和第二手动阀之间设有压缩空气包。
为了便于监测压缩空气的压力,在压缩空气包上设压力表。
通过开炉用带风装置把铁口内外沟通,在开炉用带风装置的通风管的末端安装风口窥视镜一个,可观察炉内的工作状况,同时通过调节阀控制压缩空气和氧气的输入,最终实现铁口常通和自动烧开,达到顺利开口的目的,既保证了安全,又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2、能容易的将铁口打开,完成开炉。3、由1-2个人就能完成铁口的打开,节省了人力、物力。4、几个小时就能完成铁口的打开,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5、可以大大减少长时间烧铁口带来的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参见图1,一种开炉用带风装置,包括有通风管14、通风管14的一端与位于铁口1上的高炉炉缸2连接,通风管14的另一端安设有窥视镜3;氧气装置4通过第一调压阀6、氧气包8和第一手动阀12后,与通风管14连接;压缩空气装置5通过第二调压阀7、压缩空气包9和第二手动阀13后,与通风管14连接。所述的氧气包8上设有压力表10,所述的压缩空气包9上设有压力表11。
工作过程为:开炉前,先扒炉缸至铁口中心线以下,安装开炉用带风装置,参见图1,装料时先送点风,开炉用带风装置送风后,铁口通风的压力应略大于高炉热风压力,确保铁口内外沟通;点火后,通过调整开炉用带风装置的进风压力,保证末端窥视镜明亮;最后根据炉内渣铁积存情况和末端窥视镜的工作状况,调节氧气和压缩空气量,以实现铁口自动烧开,达到顺利开炉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41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