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捕蟑螂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43659.1 | 申请日: | 201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5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陈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东升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1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陈英超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蟑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用品领域,涉及一种微型捕蟑螂器。
背景技术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一些家庭、商店、旅馆、广大农村及城郊周边地区,温暖、湿润的生存环境使得蟑螂大量生存繁衍。蟑螂是杂食性昆虫,能吃任何有机物品,蟑螂喜欢选择温暖、潮湿、食物丰富和多缝隙的场所栖息,昼伏夜出,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很多麻烦。最常用消灭蟑螂的办法是药物毒杀,这种办法虽然灭杀效果较好,但是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药物同样对人们的生活会起到不良的作用。而且毒杀后的蟑螂难以彻底清除,有的会死在人们不易发现的地方。时间久了腐烂产生细菌,给人们的生存环境带来危害。近些年民间也出现了不少捕蟑螂的工具,有的虽然捕杀效果不错,但结构比较复杂,制作成本较高;有的还需要用电工作,不但制作成本和使用成本较高,也不便于移动使用。尤其对于经济条件和卫生条件较差的地方,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的微型捕蟑螂器则有着广泛的市场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研制一种取材容易、制作及使用成本低廉、便于携带移动的微型捕蟑螂器,以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一种微型捕蟑螂器,包括捕蟑螂器罩、捕蟑螂器本体、滚轮;捕蟑螂器本体为矩形容器,其上部两边对称各设置两个沟槽,两个滚轮轴的两端放置在沟槽中,捕蟑螂器罩盖在捕蟑螂器本体上。
捕蟑螂器罩为框架结构,上部和周边均为孔洞。
两个滚轮的中部轴上各有6~8个轴向叶片,叶片长度可放入捕蟑螂器本体内,捕蟑螂器罩与捕蟑螂器本体盖合后,两个滚轮可相互自由转动。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可以达到如下的有益效果:微型捕蟑螂器取材容易、结构简单、用塑料制作即可。制作成本低廉、工艺简便。体积小,重量轻,购买价格低廉,携带移动方便。废弃时可以回收再生利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微型捕蟑螂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微型捕蟑螂器的捕蟑螂器罩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如附图1~2所示,微型捕蟑螂器,包括捕蟑螂器罩1、捕蟑螂器本体2、滚轮3;捕蟑螂器本体2一般为矩形容器,其上部两边对称设置两个沟槽,将两个滚轮3轴的两端放置在沟槽中,捕蟑螂器罩1盖在捕蟑螂器本体2上。捕蟑螂器罩1为框架结构,上部和周边均为孔洞,可以制作为矩形或其它形状的的孔洞。两个滚轮3的中部轴上各有6~8个轴向叶片,叶片的长度可放入捕蟑螂器本体2内,叶片的宽度掌握在捕蟑螂器罩1与捕蟑螂器本体2盖合后,两个滚轮3可相互自由转动为宜。
当然,捕蟑螂器罩1与捕蟑螂器本体2也可以做成其它各种形状,但只要是这两者盖合后,两个滚轮3可相互自由转动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发明要点之中。
使用时,将微型捕蟑螂器放置于一个平整的平面上,在捕蟑螂器本体2内注入少量的水,水平面与其相距最近的滚轮叶片端部以15~20毫米为宜。为了增加灭杀效果,可以在滚轮3的叶片上涂抹蟑螂喜闻乐见的液体饵料,当蟑螂从捕蟑螂器罩1的孔洞中进入捕蟑螂器后,首先会落在滚轮3的叶片上,在蟑螂自身重力作用下,滚轮3自然转动,蟑螂便落入捕蟑螂器本体2内的水中。主人每天清理蟑螂时,只需倒入一些开水烫死蟑螂即可。
采用本办法制作的微型捕蟑螂器,取材容易、结构简单、用塑料制作即可。制作成本低廉,携带移动方便,灭杀效果好。废弃时可以回收再生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东升,未经陈东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36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持辅助件
- 下一篇:P/F线输送系统S级牵引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