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红土镍矿的混合机滚筒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42433.X | 申请日: | 2011-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9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 发明(设计)人: | 丁泓兵;林立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枝花泓兵钒镍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9/04 | 分类号: | B01F9/04;C22B1/14;C22B23/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杨冬 |
| 地址: | 617206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红土 混合 滚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料结构,尤其是一种用于红土镍矿的混合机滚筒。
背景技术
在混合红土镍矿时,混料采用人工混料方式即首先将原材料及辅料平铺之后,采用装载机进行大致的混料处理,然后由装载机将初次混好的料装入一个料仓里面,由人工放料方式将混合料装入提升小车运送至压球机上方的小型混料机里面再次混料,最后由人工控制混料设备,在混料机下方下料进行压球作业。
现有的混料机滚筒为光滑的内壁,在红土镍矿进入其中后仅能进行环向的翻滚,因此滚筒前端与后端的物料就难以混合到一起,这样不仅需要增加混合的时间,而且混合物料的均匀性还难以达到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料均匀的用于红土镍矿的混合机滚筒。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用于红土镍矿的混合机滚筒,包括筒体、设置在筒体上的进料口与出料口,还包括螺带,所述螺带呈螺旋状设置在筒体的内壁。
进一步的是,螺带在筒体轴向方向至少设置有两段。
进一步的是,在筒体轴向方向上相邻两段螺带的相邻端部在筒体环向方向上是相互错开的。
进一步的是,螺带在筒体环向方向至少设置有两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采用螺旋状的螺带后,滚筒在滚动的过程中,物料就会随着螺带前后运动,这样,前后两端的物料就可以相互混合,从而在物料轴向上也能进行混合,这样混合就更加彻底。螺带在筒体轴向方向上可以设置多段,使得物料可以反复的受到螺带的作用,增加物料混合的均匀性。螺带在筒体的环向方向也可以设置多段,这样物料在翻滚时就能收到多段螺带的作用,增加物料的翻滚次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筒体1、螺带2、出料口3、进料口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筒体1、设置在筒体1上的进料口4与出料口3,还包括螺带2,所述螺带2呈螺旋状设置在筒体1的内壁。当物料进入到筒体1后,混合机滚筒开始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物料会在滚筒的作用下在环向运动,同时,由于螺带2的作用,物料同时会受到螺带2的作用力而向筒体1轴向运动,轴向运动的方向与螺带2的螺旋方向有关,也就是在混合机滚筒正转的时候向一个方向,反转的时候向另一个方向。螺带2可以是凸起物也可以是片状物,这样就能推动物料轴向运动。整个混料过程,物料在混合机滚筒内进行对流循环剪切渗透,实现了物料的均匀快速混合。这相比单纯的环向混合不仅混合效率提高,而且还增加混合的均匀性。
为了更好的混合物料,如图1所示,螺带2在筒体1轴向方向至少设置有两段。各段的螺带2可以设置为不同的形状,物料在收到螺带2的作用时就会因为螺带2的形状不同而受到不同方向的作用力,因此可以获得更好的混合效果。
具体的,如图1所示,在筒体1轴向方向上相邻两段螺带2的相邻端部在筒体1环向方向上是相互错开的。物料在轴向运动过程中,从轴向一段螺带2进入到另一段螺带2时,其必然被另一段螺带2分成两部分,这样就促进了物料的混合。
为了增加混合效率,如图1所示,螺带2在筒体1环向方向至少设置有两段。在环向设置多个螺带2,使得物料能够接触到更多的螺带2,这样在混合时的效率就得到提升,并且由于多个位置的螺带2作用,物料的受力也更加均匀,因此混合也更加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泓兵钒镍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攀枝花泓兵钒镍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24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