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酸岩反应平行岩板夹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41685.0 | 申请日: | 201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6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张福祥;彭建新;杨向同;张浩;石孝志;任勇;谢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李玉明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 平行 夹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天然气工业压裂酸化实验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模拟地层温度和压力,酸液在人工裂缝中流动和反应的试验装置,是一种酸岩反应平行岩板夹持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油气开发过程中,大多数油气井在投产前都需要进行增产施工作业,特别是碳酸盐岩油气藏,酸化是主要的增产工艺。酸化作业是采用高压泵注液体压开油气地层,在压开地层条件下泵注酸液,酸在压开裂缝中流动并与裂缝表面岩石发生反应,扩大和刻蚀裂缝,形成有效的酸蚀裂缝,有利油气向井筒流动,以达到提高油气产量的目的。为了使酸液能沟通更多更远的油气层,酸蚀裂缝在地层高压下不致于完全闭合,酸与岩石反应既不能过快,也不能过低,应有一定缓速效果和有效刻蚀作用,以达到酸化有效距离更远和形成较高的酸蚀导流能力,需要在地面进行酸化工艺模拟,以指导现场酸化作业。
现有的岩心夹持器不能适应酸化工艺要求。当前酸化常用的新型酸液体系主要有温控变粘酸、清洁转向酸和地面交联酸,各新型酸液体系的造壁、降滤以及酸岩反应特征仍无法从施工中得到准确的判断。室内评价手段虽然较多,仍然存在岩心尺寸过小代表性差、酸岩反应时间过短、液体性能评价受限,制约着对新型酸液体系在地层条件下刻蚀的准确判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酸岩反应平行岩板夹持器,为酸岩反应创造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更接近酸化现场实际的压力、温度,模拟、评价、分析酸化工艺,更加直接地、有针对性地指导酸化工艺;检验酸液性能,更加准确评价酸液。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酸岩反应平行岩板夹持器,包括筒体、加热保温层、氟橡胶套、压块、端盖、转换接头和岩板端面氟橡胶皮组成。筒体为圆形管,在筒体的外壁上包裹有加热保温层,其特征在于:在筒体内有一个氟橡胶套,氟橡胶套内重叠放入两块岩板,在岩板的两端分别有一个岩板端面氟橡胶皮;在筒体的两端分别采用螺钉固定一个端盖,氟橡胶套的两端与端盖内端固定并密封;端盖有中心孔,在端盖的中心孔内分别有一个压块,压块有液体流入或流出孔,压块通过螺栓固定并且压块的内端压紧岩板端面氟橡胶皮;在两个端盖的外端分别固定有转换接头,转换接头有中心孔,转换接头中心孔与压块的液体流入或流出孔连通;在筒体的壁上固定有一个环压入口接头,环压入口接头与筒体内腔连通。
所述的两块岩板,每块岩板长度为1020±0.5mm,宽度为88±0.5mm,厚度为16~20mm。
简述酸岩反应平行岩板夹持器的安装过程。参阅图1。岩板8放入氟橡胶套3内,岩板8两端放好岩板端面氟橡胶皮7,将带有岩板8的氟橡胶套3放入筒体1内。在筒体1的两端固定好端盖5,氟橡胶套3的两端分别与端盖5内端固定牢固;在端盖5中心孔内插入压块4,压块4压紧岩板8两端的岩板端面氟橡胶皮7。在两个压块4的外端分别固定一个转换接头6。从环压入口接头9加入环压,连接好两端转换接头6和外界注酸管汇,便可进行岩板酸蚀导流试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酸岩反应平行岩板夹持器,采用两块天然碳酸盐岩储层或天然大理石岩板,模拟成现场条件下酸液 在人工裂缝中流动过程,能对酸蚀裂缝施加地层闭合压力,改变了平行岩板液压机加载闭合压力时需要庞大液压系统的技术难题,使模拟试验更简洁,安全性更高,操作更方便。使地层条件下刻蚀更准确,以便研究和评价适合储层的酸液和酸化工艺。能模拟长达1m裂缝酸化过程。克服高粘度酸液酸岩反应时间过短、液体性能评价受限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酸岩反应平行岩板夹持器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1-筒体,2-加热保温层,3-氟橡胶套,4-压块,5-端盖,6-转换接头,7-岩板端面氟橡胶皮,8-岩板,9-环压入口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以一个酸岩反应平行岩板夹持器为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酸岩反应平行岩板夹持器,包括筒体(1)、加热保温层(2)、氟橡胶套(3)、压块(4)、端盖(5)、转换接头(6)和岩板端面氟橡胶皮(7)组成。筒体1为圆形管,筒体1内径120mm,长度1400mm。在筒体1两端面有螺栓孔。在筒体1的外壁上包裹有加热保温层2。在筒体1内有一个氟橡胶套3,氟橡胶套3内重叠放入两块岩板8,每块岩板8长度为1020±0.5mm,宽度为88±0.5mm,厚度为18mm。在岩板8的两端分别有一个岩板端面氟橡胶皮7。在筒体1的两端分别采用螺钉固定一个端盖5,氟橡胶套3的两端与端盖5内端固定并密封。端盖5有中心孔,在端盖5的中心孔内分别有一个压块4,端盖5与压块4之间有密封圈。压块4有一个直径为5mm的液体流入或流出孔,压块4通过螺栓固定并且压块4的内端压紧岩板端面氟橡胶皮7;在两个端盖5的外端分别固定有转换接头6,转换接头6有中心 孔,转换接头6中心孔与压块4的液体流入或流出孔连通。在筒体1的壁上固定有一个环压入口接头9,环压入口接头9与筒体1内腔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16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定杀线虫活性的装置
- 下一篇:大轴中心孔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