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裂酸化用水力喷射管柱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40452.9 | 申请日: | 201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577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发明(设计)人: | 佘朝毅;张华礼;邓友超;喻成刚;易德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李玉明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酸化 水力 喷射 管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田开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井下压裂酸化用水力喷射管柱。
背景技术
对油井进行水力喷射压裂是集水力喷砂射孔、水力压裂、隔离一体化的新型增产改造技术,适用于低渗透油藏直井、水平井,是低渗透油藏压裂增产的一种有效可行方法。目前,连续油管水力喷射分层压裂工艺在国内尚属技术空白,在世界范围内亦鲜有应用实例报道。不动管柱水力喷射多层压裂技术是对原来水力喷射压裂的改进,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控制多级喷枪喷嘴开启,不需要移动管柱即可实现多层压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裂酸化用水力喷射管柱,应用于低渗透油藏直井、水平井进行喷射压裂酸化用储层,提高低渗透油藏产量。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压裂酸化用水力喷射管柱,主要由扶正器、一号喷射器、二号喷射器、三号喷射器、四号喷射器、球座、筛管、引鞋和油管组成,在油管下端连接有第一扶正器,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扶正器的下端通过油管连接一号喷射器;在一号喷射器的下端通过油管连接第二扶正器,第二扶正器的下端通过油管连接二号喷射器;在二号喷射器的下端通过油管连接第三扶正器,第三扶正器的下端通过油管连接三号喷射器;在三号喷射器的下端通过油管连接第四扶正器,第四扶正器的下端通过油管连接四号喷射器;在四号喷射器的下端通过油管连接球座;在球座的下端通过油管连接筛管;在筛管的下端通过油管连接引鞋;油管的上端一到井口。
所述的一号喷射器、二号喷射器和三号喷射器内部有滑套,四号喷射器内部没有滑套。一号喷射器内部的滑套内径大于二号喷射器和三号喷射器内部的滑套内径,二号喷射器内部的滑套内径大于三号喷射器内部的滑套内径。
简述压裂酸化用水力喷射管柱施工过程。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压裂酸化用水力喷射管柱主要应用于低渗透油藏直井、水平井喷射压裂施工。
当向管柱内投入第一个球的时候,四号喷射器5内无滑套,球座密封,四号喷射器开始工作。第2次投球打开三号喷射器4内部的滑套;三号喷射器4开始喷射压裂液。第3次投球打开二号喷射器3内部的滑套;二号喷射器3开始喷射压裂液。最后一次投球打开一号喷射器2内部的滑套;一号喷射器2开始喷射压裂液。压裂完成后,投入的球最后返排出井口处安装的收球装置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压裂酸化用水力喷射管柱,(1)不需上提油管,能投球四次完成四层压裂,无常规喷射压裂上提油管的系列风险,气井中使用较安全;(2)施工工序非常简单,一天可压裂多层,大幅节约试油费用;大幅缩短压裂液在地层中的滞留时间。(3)压裂过程与常规压裂类似,不需动用不压井装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压裂酸化用水力喷射管柱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扶正器,2-一号喷射器,3-二号喷射器,4-三号喷射器4,5-四号喷射器,6-球座,7-筛管,8-引鞋,9-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以一个压裂酸化用水力喷射管柱为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压裂酸化用水力喷射管柱,主要由扶正器1、一号喷射器2、二号喷射器3、三号喷射器4、四号喷射器5、球座6、筛管7、引鞋8和油管9组成,在油管9下端连接有第一扶正器1。在第一扶正器1的下端通过油管9连接一号喷射器2。在一号喷射器2的下端通过油管9连接第二扶正器1,第二扶正器1的下端通过油管9连接二号喷射器3。在二号喷射器3的下端通过油管9连接第三扶正器1,第三扶正器1的下端通过油管9连接三号喷射器4。在三号喷射器4的下端通过油管9连接第四扶正器1,第四扶正器1的下端通过油管9连接四号喷射器5。在四号喷射器5的下端通过油管9连接球座6。在球座6的下端通过油管9连接筛管7。在筛管7的下端通过油管9连接引鞋8。油管9的上端一到井口。一号喷射器2、二号喷射器3和三号喷射器4内部有滑套,四号喷射器5内部没有滑套。一号喷射器2内部的滑套内径大于二号喷射器3和三号喷射器4内部的滑套内径,二号喷射器3内部的滑套内径大于三号喷射器4内部的滑套内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04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够湿润纱线的纺织纱管
- 下一篇:筒管紧涨轴及化纤长丝卷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