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压器及具备该变压器的平板显示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39818.0 | 申请日: | 2011-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2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千明殖;徐祥准;朴根泳;金德勋;慎辉范;李英旼;金钟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F27/30 | 分类号: | H01F27/30;H01F27/28;G02F1/133;G09G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韩明星;金光军 |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器 具备 平板 显示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以应用于诸如LCD显示器装置、LED显示器装置等的薄型显示器装置的薄型的变压器及具备该变压器的平板显示器装置。
背景技术
近些年,在显示器产业上,适用于高分辨率和大型画面等多媒体系统的新技术一平板显示器(FPD:Flat Panel Display)代替CRT(Cathode Ray Tube:阴极射线管)备受瞩目。
尤其,在大型显示器中,诸如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TV或PDP(Plasma Display Panel)TV等薄型显示器受到人们瞩目,期待日后在价格和市场方面持续受到关注。
其中,LCD TV到目前为止使用冷阴极荧光灯(CCFL:Cold CathodeFluorescent Lamp)作为背光灯(backlight),但最近考虑到消耗功率、寿命和环保等方面的多种优势,采用LED(Light Emitting Diode)作为背光灯的情况逐渐增多。
随着LED的使用,背光灯单元(backlight unit)变得小型化,这使得平板TV(Flat TV)的厚度也逐渐变薄。并且,目前,平板TV的内部电力供应模块和安装于该电力供应模块的变压器也一同被要求纤薄化(SLIM)。
但是,随着变压器形成为薄型,卷绕于变压器的线圈的移动范围变得非常窄,因此难以将线圈引出到外部连接端子而进行连接。
尤其,在将多个线圈连接到外部连接端子时,会发生需要将线圈配置成相互交叉的情况,这使得交叉的线圈之间发生接触,从而发生电气短路。
并且,现有的变压器中,线圈一般为被卷线成垂直于印刷电路板。而且,铁芯(core)以形成平行于印刷电路基板的磁路的形态配置。据此,变压器的泄露磁通量大部分通过后盖与变压器之间的空间(或印刷电路基板与变压器之间的空间)形成磁路。
因此,由于现有的变压器在后盖与变压器之间的空间整体上分布有泄露磁通量,因而为实现显示器装置的纤薄化而使后盖与变压器之间的间隔形成得较窄时,金属材质的后盖与泄露磁通量之间发生干涉,导致后盖发生振动并产生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可在薄型显示器装置等中容易使用的薄型变压器以及具备该薄型变压器的平板显示器装置。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在多个线圈不互相交叉的情况下容易地连接到外部连接端子的变压器以及具备该变压器的平板显示器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变压器包括:由多个绕线轴结合而构成的绕线轴部,该绕线轴包括内部具有贯通孔的管状的主体部和从所述主体部的两端朝外部突出的凸缘部;卷绕于所述绕线轴的线圈;以及铁芯,形成与线圈电磁结合的磁路,并且至少一个所述绕线轴可具备线圈转移部,该线圈转移部用作所述线圈的引线横跨所述凸缘部且布置于所述凸缘部的外部面的路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线圈转移部可包括:作为卷绕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线圈的引线移动到所述凸缘部的外部面的路径的转移槽;以及作为使通过所述转移槽转移的所述引线布置为横跨所述凸缘部的下部面的路径的横跨路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绕线轴可具备端子连接部,该端子连接部从至少一个所述凸缘部的一端突出形成,且连接有多个外部连接端子。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线圈转移部可以是在所述端子连接部与引导块之间形成的路径,所述引导块在所述凸缘部的外部面与所述端子连接部并排地突出形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引导块可以形成为一端从所述凸缘部的外周沿朝外部突出,所述转移槽可以是根据所述引导块的突出的一端和所述端子连接部以及所述凸缘部而形成的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端子连接部可具备形成于多个所述外部连接端子之间的空间的多个引出槽,多个所述引导线可经过所述转移槽或所述引出槽与所述外部连接端子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从所述横跨路径或所述端子连接部朝外部突出形成的至少一个支撑凸起,所述引线被所述支撑凸起支持而转换布置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凸起可朝与形成所述凸缘部的平面平行的方向突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凸起朝可垂直于形成凸缘部的平面的方向突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凸起可突出为与所述引线的接触面与所述凸缘部呈直角或锐角。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引导块可形成为对应于形成有所述支撑凸起的部分,使与所述端子连接部之间的间距扩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98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