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GPIO隔离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38899.2 | 申请日: | 2011-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3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严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大亚湾华北工控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3K19/094 | 分类号: | H03K19/09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74 | 代理人: | 尹怀勤 |
| 地址: | 516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gpio 隔离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GPIO隔离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类电脑的功能越来越多,性能也越来越强,这就要求整合更多的设备,但是不同设备对电信号的要求不一致,容易损坏设备,导致各设备不能直接对接使用,我们不得不在各设备之间插入一些起隔离作用的模块。在这种背景下GPIO隔离电路就诞生了.
但是传统的GPIO隔离电路大多采用一些光耦,磁藕隔离芯片,这些芯片的成本相当高昂,给用户带来了不小的负担,另外一方面是这些应用也极其浪费,大多数的场合并不需要这种完全隔离的电路,其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不利于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GPIO隔离电路,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GPIO隔离电路,设置于主板主控芯片与外部设备IO接口之间,包括设置于主板主控芯片输出端与外部设备IO接口之间的第一隔离电路和设置于主板主控芯片输入端与外部设备IO接口之间的第二隔离电路。
进一步,所述第一隔离电路包括一晶体管和一场效应管I,所述晶体管的基极与主板主控芯片输出端电连接,并通过电阻R1与电源连接,晶体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晶体管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2与电源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I的栅极与晶体管的集电极电连接,场效应管I的源极接地,场效应管I的漏极与外部设备IO接口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I的漏极还通过电阻R3与电源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晶体管型号为MMBT3904LT。
进一步,场效应管I的漏极与电源之间还连接有一二极管,所述场效应管I的漏极与二极管负极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二隔离电路包括场效应管II和场效应管III,所述场效应管II的漏极与主板主控芯片输入端电连接,并通过电阻R4与电源电连接,场效应管II的源极接地,场效应管II的栅极与场效应管III的漏极电连接,场效应管III的漏极还通过电阻R5与电源电连接,场效应管III的源极通过电阻R6接地,场效应管III的栅极与外部设备IO接口连接并通过电阻IV接地。
进一步,所述场效应管I、场效应管II和场效应管III的型号为2N700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的GPIO隔离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满足大多数工业电脑的需要。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GPIO隔离电路中第一隔离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GPIO隔离电路中第二隔离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GPIO隔离电路,设置于主板主控芯片与外部设备IO接口之间,包括设置于主板主控芯片输出端与外部设备IO接口之间的第一隔离电路和设置于主板主控芯片输入端与外部设备IO接口之间的第二隔离电路。
参见图1,所述第一隔离电路包括两级隔离电路,具体包括一晶体管Q1和一场效应管Q2,所述晶体管Q1的基极与主板主控芯片输出端GPO电连接,并通过电阻R1与电源连接,晶体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晶体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2与电源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2的栅极与晶体管Q1的集电极电连接,场效应管Q2的源极接地,场效应管Q2的漏极与外部设备IO接口GPO-G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2的漏极还通过电阻R3与电源电连接。场效应管Q2的漏极与电源之间还连接有一二极管D1,所述场效应管Q2的漏极与二极管D1负极电连接。所述晶体管Q1型号为MMBT3904LT。因为主板主控芯片的输出电压比较弱,多数是3.3V,而MOS管是电压驱动型的,开启门限电压比较高不适合用在第一级.第二级隔离采用MOS管2N7002,通过二极管D1和R3将电压上拉到5V,这样把原来输出3.3V的电平提高到了约5V,考虑到有的用户可能需要用到12V或者更高的电平做输出信号,存在外部再加上拉电压到12V或者想要的电平情况,所以在加上一个二极管D1可防止外部的高电平反向漏电给主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大亚湾华北工控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大亚湾华北工控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88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网融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搅拌电机的控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