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通发通收遥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38533.5 | 申请日: | 201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50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伟坤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胡坚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发通收 遥控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遥控器,尤其是一种具有通发通收功能的控制相机快门与闪光灯同步闪光的遥控器,属于摄影辅助器材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普通的照相机,不管是传统相机或是数码相机,或多或少都会遇到因为按下快门的瞬间力道过大造成相机震动、导致拍摄画面模糊。快门线就是一种可以控制相机拍照的装置,通过防止接触相机表面所导致震动,从而避免了由相机震动造成的拍摄画面模糊。而闪光灯离机引闪则可以营造出不同的灯光背景,使拍摄的效果更具有层次感和满足各种创意拍摄。
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在摄影领域经常使用到的无线遥控装置通常包括快门遥控和无线引闪两种。快门遥控是通过无线的方式控制相机快门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拍摄;而无线引闪则是通过相机本身或者相机上安装的无线信号发射装置,控制一个和相机没有直接连接的闪光灯来进行同步闪光拍摄。无线引闪有很多方法,一个是通过外置无线信号发射器,发射端安装在相机的热靴座上或者是通过闪光灯线接口连接,闪光灯安装在接收端的热靴座上,然后设置同一通讯频道,就可以在相机按下快门的时候,相机通过热靴座上的触点对发射端输出闪光触发信号,触发信号通过发射端传送至接收端,接收端接收到触发信号后通过接收端的热靴触点触发闪光灯同步闪光,从而实现无线引闪功能。
但是目前市面上的遥控装置,存在着功能单一的不足之处,要么是控制快门工作的,要么是进行无线引闪的,使用时需要携带两种设备;也有将快门遥控和无线引闪功能合二为一的装置,但是该装置在操控时,只能使用其中一种功能,仍然需要对快门和闪光灯分别进行控制,无法同时实现快门遥控和无线引闪的功能。并且现有市面上的遥控器都分为发射端和接收端两种不同设备,携带极不方便,这些都给摄影工作带来不便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即是针对目前在摄影辅助器材领域存在的无法同时实现快门遥控和无线引闪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收发一体、便于安装,与现有相机和闪光灯具有通用接口的遥控装置,该遥控装置集成了快门遥控和无线引闪的功能,且可以同时实现上述两种功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通发通收遥控器的设计思路如下:所述的遥控器以微控制器(例如单片机MCU)为核心,集合了快门释放输入单元、快门释放输出单元、引闪触发输入单元、引闪触发输出单元和射频信号收发单元等功能模块;使用时将所述的遥控器分别与相机和多个闪光灯连接,所述的遥控器具有接收和发射两种功能,一方面能够接收射频信号对与之连接的相机/闪光灯进行控制,另一方面也可以发射射频信号对其他与相机/闪光灯连接的遥控器进行控制,微控制器通过对快门释放输入单元和引闪触发输入单元的检测控制射频信号收发单元自动转换发射和接收状态。
更进一步,所述的遥控器还包括分频单元,能够对控制信号的频率进行有效的区分、互不干扰,以实现不同使用者、不同区域摄影工作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是通过以下的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通发通收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遥控器包括微控制器、射频信号收发单元、快门释放输入单元、快门释放输出单元、引闪触发输入单元、引闪触发输出单元和供电单元,其中,
1、 用于接收和发射射频信号的射频信号收发单元常态下处于接收状态且与微控制器连接并接受微控制器的控制;
2、 用于检测所述遥控器释放按钮状态的快门释放输入单元与微控制器连接;
3、 用于检测相机拍摄时输出闪光灯触发信号的引闪触发输入单元与微控制器连接;
4、 用于控制相机拍摄的快门释放输出单元与微控制器连接;
5、 用于触发闪光灯同步闪光的引闪触发输出单元与微控制器连接;
6、 为遥控器供电的供电单元与所述微控制器及射频信号收发单元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遥控器还包括分频单元,所述的分频单元与微控制器连接,用于将控制信号分成不同的频率,避免同一区域不同用户相互之间的干扰。
另外,所述的遥控器还包括显示单元,所述的显示单元与微控制器连接,用于显示所述遥控器的工作状态,例如可以是显示屏或是指示灯。
所述的供电单元可以采用直流干电池供电。
所述的快门释放输入单元可以为触发式按钮或触发式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伟坤,未经陈伟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85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警用蓝牙无线对讲便捷通信系统
- 下一篇:一种翻盖手机的听筒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