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测棒夹持机构的电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38524.6 | 申请日: | 201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1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刘绍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仪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0 | 代理人: | 武晨燕;周义刚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夹持 机构 电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用电表,尤指一种具有测棒夹持机构的电表。
背景技术
三用电表为一种多用途电子测量仪器,一般包含安培表、电压表、欧姆表等多种不同测量功能,有时也称其为万用表、多用表、多用电表等。这种测量仪器大部分都需要通过一支以上的测试棒进行插接,以使其可以不受到空间或使用场所的限制,而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的测量。
公知的三用电表,主要包括主体及一对测棒,在主体上设有两个插孔,每个测棒包含探测杆、接头和电性连接探测杆及接头的导线,各个接头插设在主体的各个插孔中,探测杆和导线自主体向外延伸,从而组合成电表结构。
然而,公知的三用电表,虽然具有测量各种电子产品的功能,但大部分都是一只手握住主体,另一只手握住两个测棒进行测量,当所要测量的对象间隔距离超出单手所能操作的范围时,势必将握住主体的手放开,而用一只手握住一个测棒进行测量,这样不仅易使主体悬空摇摆,更不易从主体上直接读出测量数据,从而造成使用者操作上相当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测棒夹持机构的电表,该电表借由探测杆可夹掣固定在夹持部上,从而利于使用者进行测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测棒夹持机构的电表,包括主体、至少一个测棒及测棒夹持机构,该测棒包含探测杆、接头和电性连接该探测杆及该接头的导线,该接头插设在该主体并且电性连接;该测棒夹持机构包含掀盖及成型于该掀盖的夹持部,该掀盖的一端枢接于该主体,该夹持部供该探测杆夹掣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包含外壳,该外壳设有容置室,并在该容置室的一端成型有枢座,所述掀盖凸伸有枢轴,该枢轴穿设枢接在该枢座中,该掀盖盖合在该容置室。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上方位置具有勾部,该勾部的外侧端面凸伸有扣钩,所述掀盖开设有扣槽,该扣钩和该扣槽相互扣固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部包含相互平行且对应的两个纵向板片及垂直各个该纵向板片并位于侧边的横向板片,该两个纵向板片和该横向板片供该探测杆夹掣固定。
进一步地,在任一所述纵向板片的端面设有凹坑,所述容置室的内壁面成型有弹性凸点,该弹性凸点和该凹坑相互卡固定位,该两个纵向板片和所述横向板片收纳在该容置室中。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为长矩形体,在该长矩形体的中间部位设有切换钮,在该切换钮的下方设有显示屏幕。
进一步地,所述容置室与所述显示屏幕分别位于所述长矩形体的两个相邻边上。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功效:其利用探测杆直接固定在主体的一个侧边,测量过程中可以单手或双手操作,且可直接从正面的显示屏幕中读出测量值,进而提升使用的便利性。借由测棒夹持机构可收纳在容置室内,在不使用的情况下也不占用空间。借助扣钩和扣槽的相互扣固,在掀盖向外掀出时可获得稳固的定位效果。利用凹坑和弹性凸点的相互卡固,在掀盖向内盖合时可获得稳固的收纳定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表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和夹持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掀盖相对于主体做向上掀起动作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测棒固定在夹持机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测棒固定在夹持机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
10主体 11外壳
12勾部 121扣钩
13切换钮 14显示屏幕
15、16插孔 17容置室
18枢座 19弹性凸点
20、30测棒 21、31探测杆
22、32接头 23、33导线
40测棒夹持机构 41掀盖
411枢轴 412扣槽
42夹持部 421、422纵向板片
423横向板片 424凹坑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将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所附附图仅作为说明用途,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测棒夹持机构的电表,主要包括主体10、一对测棒20、30及测棒夹持机构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仪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仪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85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避雷器在线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液相色谱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