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定时器的输出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37442.X | 申请日: | 201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7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郑仲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43/02 | 分类号: | H01H43/02;B29C45/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4 | 代理人: | 唐强熙 |
地址: | 528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时器 输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时器,具体是一种定时器的输出轴结构。
背景技术
现市场上各类电器产品,如微波炉等,都广泛使用有定时器。传统定时器的输出部分普遍采用金属轴铆接塑料的传动齿轮而成。如图1所示,其传动齿轮通过POM胶粒注塑而成,金属轴通过铝合金圆棒经铣(铣平面1)、车(精平面3)、滚花(滚花面2)等工序加工成所需形状。再由手动冲床把传动齿轮和铝合金轴铆接成一体,如图2所示。最后装配入定时器,构成定时器的输出部分。上述加工工序存在以下弊端:耗用大量的机加工设备,需要大量的人员操作,不符节能降耗的要求,不利于降低成本;另外,金属轴的加工精度不高,尺寸波动范围大,废品率高;金属轴铆接传动齿轮时,容易引起传动齿轮的爆裂,进一步增加废品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简化加工工艺、生产能耗低、生产率高、成品率高、成品的尺寸精度高的定时器的输出轴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定时器的输出轴结构,包括设置在定时器内的输出轴及其传动齿轮,其结构特征是传动齿轮和输出轴通过一次注塑成为一体;传动齿轮偏置在输出轴上,即传动齿轮一侧为输出轴的长端,另一侧为输出轴的短端。
所述输出轴的长端内设置有孔状的第一脱模腔。
所述第一脱模腔的脱模角度为0.5-5度。
所述第一脱模腔底部向上延伸出顶针柱。
所述顶针柱的高度小于第一脱模腔的深度。
所述输出轴的短端与传动齿轮之间设置有环状或半环状的第二脱模腔。
所述第二脱模腔的脱模角度为0.5-5度。
本实用新型的传动齿轮和输出轴为一体式结构,其通过注塑机一次注塑成型即可,既可保证加工精度,又可减小机加工工序,节约大量人力资源,经济效益显著。其同时具有生产成本低、生产率高、成品率高、装配简便的特点,适合企业大批量生产,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定时器输出部分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3,本定时器的输出轴结构,包括连接在定时器内的传动齿轮8,和设置在传动齿轮8上的输出轴9,其传动齿轮8和输出轴9通过一次注塑成为一体;传动齿轮8偏置在输出轴9上,即传动齿轮8一侧为输出轴9的长端,另一侧为输出轴9的短端。传动齿轮8和输出轴9为一体式结构,通过注塑机把POM塑胶胶粒,经一次注塑成型即可把传动齿轮8和输出轴9融合为一体。输出轴9的尺寸及强度要求与金属材质的一致。
为了避免输出轴9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容易出现粘模具、注塑不满、轴变形收缩等导致废品产生的情况。采取以下解决方式:
在输出轴9的长端内设置有孔状的第一脱模腔5,第一脱模腔5可降低注塑过程中输出轴9的收缩。第一脱模腔5的脱模角度为0.5-5度,本实施例优选1度,有利于模具脱模。第一脱模腔5底部向上延伸出顶针柱6。顶针柱6的高度小于第一脱模腔5的深度。顶针柱6与模具的顶针(图中未标出)连接,有利于模具脱模。
在输出轴9的短端与传动齿轮8之间设置有半环状(或环状)的第二脱模腔7。第二脱模腔7的脱模角度为0.5-5度,本实施例优选1度,同样有利于模具脱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74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固定结构
- 下一篇:浮动液位开关及使用该开关的淋洗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