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尘簸箕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237378.5 | 申请日: | 2011-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4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高敬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敬泰 |
| 主分类号: | A47L13/52 | 分类号: | A47L13/52;A47L13/12;A47L9/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刘德 |
| 地址: | 251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尘 簸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庭的清扫用具,特别涉及一种吸尘簸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吸尘器式样越来越多,功能也更加强大;就连拖地的地板拖把也是名目繁多。可是最为人们熟悉、用起来也最为方便的的簸箕却式样陈旧、功能单一,逐渐被人们冷落了。我们平时打扫地面,一般会用吸尘器、或是拖把,但用扫帚扫地还是日常最最常用的。扫地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大块的垃圾很容易被扫到簸箕里,而一些小颗粒的垃圾和灰尘却需要反复扫上很多次才能彻底清理干净,可这时去用吸尘器或是拖把又不方便、又费电,给我们的生活平添了烦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簸箕,能方便的将小东西扫进簸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尘簸箕,包括簸箕本体和一个位于簸箕底部的吸尘装置,该吸尘装置由吸尘罩和吸尘棒构成,所述吸尘罩后侧面设有除尘口、底面设有吸尘口,吸尘棒置于吸尘罩内可以转动,所述吸尘棒部分露出除尘口。
吸尘罩由吸尘罩上盖、吸尘罩体和吸尘罩端盖构成,所述吸尘罩端盖上有轴孔,该轴孔至簸箕底面的距离略小于吸尘棒的半径,吸尘棒的两端置于该轴孔内可以转动。
吸尘罩上盖与吸尘罩体之间用活动铰链连接,吸尘罩上盖可以开启。
吸尘棒由转轴、尼龙棒和尼龙毛刷构成,所述尼龙毛刷栽植于尼龙棒的圆周面上,尼龙棒与转轴粘合成一体。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合了簸箕和吸尘器的优点,重量轻、使用方便,对于小颗粒的垃圾和灰尘也能方便彻底地清理,解决了困扰人们的生活小麻烦,吸尘簸箕不仅方便,而且省电、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剖面示意图。
图中:1吸尘装置、2吸尘罩、3吸尘棒、4 除尘口、5吸尘口、6吸尘罩上盖、7吸尘罩体、8吸尘罩端盖、9转轴、10尼龙棒、11尼龙毛刷。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包括簸箕本体和一个位于簸箕底部的吸尘装置1,该吸尘装置1由吸尘罩2和吸尘棒3构成,吸尘罩2的后侧面设有除尘口4、底面设有吸尘口5,吸尘棒3置于吸尘罩2内可以转动,吸尘棒3的部分露出除尘口4。
当扫地时,对于大的垃圾,仍然是用扫帚扫到簸箕内,而小的颗粒则可以通过内置的吸尘装置吸取起来。吸尘装置的工作面被设计在吸尘簸箕的底部,只需要将其对准剩余的灰尘和碎屑,此时小垃圾会粘附在吸尘棒3的尼龙毛刷11上,轻轻向后拉动吸尘簸箕,吸尘棒3转动,从而带动垃圾进入吸尘罩2,当小垃圾转动到除尘口4时沿切线方向被甩出吸尘罩2,进入吸尘簸箕。就可以方便的将其清扫干净了。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示意图。
吸尘罩2由吸尘罩上盖6、吸尘罩体7和吸尘罩端盖8构成。
吸尘罩端盖8上有轴孔,该轴孔至簸箕地面的距离略小于吸尘棒3的半径,以保证吸尘棒3的一部分露出在吸尘口5,吸尘棒3的两端置于该轴孔内可以转动。
吸尘罩上盖6与吸尘罩体7之间用活动铰链连接,吸尘罩上盖6可以开启,方便取下吸尘棒进行清洗。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剖面示意图。
所示吸尘棒3由转轴9、尼龙棒10和尼龙毛刷11构成,所述尼龙毛刷11栽植于尼龙棒10的圆周面上,尼龙棒10与转轴9粘合成一体。
尼龙棒10与转轴9可以是分开加工的两件粘合成一体,也可以直接加工成一体。
此外,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吸尘簸箕的形状,对于在簸箕上带有吸尘装置1的簸箕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敬泰,未经高敬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73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