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免穿刺瓶塞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37357.3 | 申请日: | 201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1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汪六一;汪金灿;仲达;李祖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卫康制药(潜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14 | 分类号: | A61J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王函 |
地址: | 2463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刺 瓶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药品的包装瓶塞,尤其是一种免穿刺瓶塞。
背景技术
胶塞、胶毡具有吸湿率低,化学性好,气密性好,无生理毒副作用等显著特点,特别适宜于用作药品密封,广泛应用于密封玻璃西林瓶、大输液玻璃瓶、大输液塑料瓶及塑料软袋等的包装。现行使用的西林瓶胶塞、胶毡及大输瓶的胶塞、胶毡,都为整体设计,在临床使用前,都必须用注射器或输液器的针尖穿刺并透过胶塞、胶毡后才能配药、用药,甚至在一次用药过程中要经过多次穿刺(经常有穿刺十次以上的情况),胶塞或胶毡在被穿刺时都会产生大量的穿刺落屑,这些落屑落在药品溶液中,会随着药液输入到人体里,从而堵塞血管,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解决上述隐患且能保证药品安全性的药品包装瓶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免穿刺瓶塞,克服了用胶塞或胶毡密封瓶口的注射剂包装均存在胶塞或胶毡被穿刺时会产生穿刺落屑的安全隐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免穿刺瓶塞,包括上塞、下塞和注射器或输液器注吸接口;该上塞和下塞之间设有注射器或输液器注吸接口。
所述上塞和下塞的形状根据不同形状的瓶口设计成不同的几何形状。
所述注射器或输液器注吸接口根据注射器或输液器的形状设计成各种几何形状。
所述注射器或输液器注吸接口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当注射器或输液器注吸接口的数量为一个时,注入和吸出溶液均在同一接口中;当注射器或输液器注吸接口的数量为多个时,注入和吸出溶液分别从不同接口。
所述上塞由外塞体和一个或多个向下的凸缘组成,所述上塞的凸缘嵌入在下塞中;所述上塞的凸缘与所述注射器或输液器注吸接口相契合,一个凸缘对应于一个注射器或输液器注吸接口。
所述注射器或输液器注吸接口与上塞的凸缘紧紧贴合形成一壁面,与下塞紧紧贴合形成另一壁面,两壁面之间留有空隙从而形成注射器或输液器注吸接口且嵌入在下塞中。
所述下塞内与瓶口连接位置设有药液通道,该药液通道与注射器或输液器注吸接口相通,并位于上塞的凸缘下方。
所述注射器或输液器注吸接口在下塞上下两端位置设有用于固定注射器或输液器注吸接口的卡口,该卡口与注射器或输液器注吸接口为一体成型结构。
所述卡口的形状为一倒T形或倒钩状;位于下塞上端的卡口比位于下塞下端的卡口更宽。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免穿刺瓶塞适用于用胶塞或胶毡密封瓶口,且需要穿透瓶塞注吸溶液才能使用的药品包装。本实用新型不仅会保证胶塞、胶毡的密封效果,同时,在使用时除去上塞后,可直接将注射器或输液器连接在注射器或输液器注吸接口上,避免穿刺,不会因穿刺而产生落屑,增加用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免穿刺瓶塞实施例1(采用单个注射器或输液器注吸接口)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A)是本实用新型免穿刺瓶塞的注射器或输液器注吸接口的结构示意图;图1(B)是本实用新型免穿刺瓶塞的下塞的结构示意图;图1(C)是本实用新型免穿刺瓶塞的注射器或输液器注吸接口与下塞组合的结构示意图;图1(D)是本实用新型免穿刺瓶塞的上塞组合的结构示意图;图1(E)是本实用新型免穿刺瓶塞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免穿刺瓶塞实施例2(采用两个注射器或输液器注吸接口)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1为上塞,11为外塞体,12为凸缘,2为下塞,3为注射器或输液器注吸接口,4为药液通道,5为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卫康制药(潜山)有限公司,未经海南卫康制药(潜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73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腔室吸痰吸氧雾化导流器
- 下一篇:一种推拉式剪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