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热油节能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37175.6 | 申请日: | 201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5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孙跃东;李富亮;孙梅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北方淄特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7/00 | 分类号: | F02M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300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热油 节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温导热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温导热油节能器。
背景技术
导热油在循环系统中运动,作为热量传递介质,当油体温度高达280℃并长期高于此温度作业,导热油会发生裂解现象,部分裂解产生的气体顺由膨胀管到达高位槽(即膨胀槽)内,并通过高位槽内的导热油挥发到空气中,这就是常说的消耗,如果消耗量过大,会造成导热油的表观粘度升高,从而导致结焦现象的产生,使得导热油提前报废,给用户带来经济损失的同时,严重影响使用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导热油节能器,便于将导热油冷却回收、再利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导热油节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主体内设置冷凝装置,冷凝装置包括冷凝板和吸附层,吸附层安装在冷凝板上;在主体的顶部开设气体挥发口,主体的底部设置回油管,主体的侧壁设有排污口,回油管的入口高于排污口。
吸附层内设置吸附颗粒。
冷凝板的数量为两片以上,冷凝板上开设冷凝孔,各冷凝板上的冷凝孔相互交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内设置冷凝装置,内设吸附颗粒的吸附层增大了冷却接触面积,能够高效脱水脱气,将挥发出的油气冷凝成油料回收。
2、冷凝板起到承托吸附层的作用,各冷凝板上的冷凝孔相互交错,令上升的油气受阻后沿冷凝板滑移冷却,冷凝后的油料顺由冷凝孔回流进入回油管,便于回收再利用。
3、经多层过滤冷却吸附后,油气中的油料得以回收,最终残余的清洁气体从气体挥发口排出,不会污染环境。主体的侧壁设有排污口,回油管的入口高于排污口,每隔一段时间,使用者可开启排污口,清除残渣或沉淀,令回收的油料保持清洁状态。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实用性能良好,适宜在业界推广普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冷凝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二冷凝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体挥发口,2、第一吸附层,3、第一冷凝板,4、第二冷凝板,5、主体,6、回油管,7、高位槽,8、排污口,9、冷凝孔,10、冷凝孔,11、第二吸附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导热油节能器,在主体5内安装第一冷凝板3和第二冷凝板4,在第一冷凝板3上开设冷凝孔9,在第二冷凝板4上开设冷凝孔10。如图2和3所示,两冷凝板上冷凝孔的排布方式不同,各板上的冷凝孔交错设置。
在第一冷凝板3上设置第一吸附层2,第一吸附层2中设置吸附颗粒,吸附颗粒可有效增加油气的冷却凝结面,提升脱水脱气效果。
在主体5的顶部开设气体挥发口1,经多层过滤冷却吸附后,油气中的油料顺由开设在主体5底部的回油管6得以回收,最终残余的清洁气体从气体挥发口1排出,不会污染环境。主体的侧壁设有排污口8,回油管6的入口高于排污口8,每隔一段时间,使用者可开启排污口,将清除残渣或沉淀,令回收的油料保持清洁状态。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还可在第二冷凝板4上设置第二吸附层11,进一步提升冷凝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符合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的前提下,任何等同或相似的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北方淄特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淄博北方淄特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71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