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井用管外封隔器工具组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36269.1 | 申请日: | 201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7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童征;沈泽俊;钱杰;郝忠献;张国文;薛建军;王新忠;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122 | 分类号: | E21B33/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赵燕力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井用管外封隔器 工具 组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油田开发中用于油气井固井作业的井下工具组合,尤其涉及一种固井用管外封隔器工具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完井是衔接钻井和采油的重要工程,目前油田水平井大部分采用下套管注水泥固井射孔的完井工艺。现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钻井液顶替不彻底,在水平段有滞留,水泥环强度不够,水泥浆纵向窜槽,存在“持续套管压力”(SCP),降低了水泥封隔效果,影响了油气井的产量。国内已开始通过大规模推广应用水平井钻井和完井工艺技术来达到油气田持续上产的目的。因此,提高水平井的井筒完整性、改善固井质量对今后,提高并稳定单井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有多项涉及提高固井质量的技术申请专利保护。专利号00112835.3介绍了一种固井水泥浆防气窜剂及制备法,该防气窜剂是由改性纤维、活性二氧化硅、碳酸钙粉末、氧化钙粉末组成。其制法是将工业纤维用碱液处理,加入表面活性剂烘干,再加工成短纤维,后复配一定比例的碳酸钙粉末、活性二氧化硅微粒,以氧化钙粉末为激活剂,混合即得产品。该防气窜剂与聚合物降失水剂、分散剂、调凝剂共同使用,可配制出一种新型的油气井固井防气窜水泥浆体系。专利号01236767.2介绍了一种固井用环空底部加压器,适于在石油工业或其它勘探开发行业的高压固井工程中使用。该装置由胶塞和外壳等组成,加压机构装于外壳内,胶塞投于加压机构之上。使用本实用新型能解决老油田高压注水层和高压低渗油田以及高压井的固井难题。专利号02253391.5介绍了一种在固井后防止第1、第II界面产生气、液窜槽缝隙的防窜套管。其套管置放于井筒内,在井筒与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隙内填充水泥,形成固井水泥环柱体而将井筒与套管固封为一体,其套管外壁上涂敷有胶层,粘结有砂层,并卡接有至少一组II界面钢刷、防窜方钢夹具。本实用新型洗涤流速高,洗净度高,界面胶结强度好,界面无缝隙,防止气体、液体在I、II界面窜槽。通过以上专利检索可以看出,提高固井质量技术可分为化学方式和机械方式两类。采用改变水泥浆体系中化学成分的工艺需要较高的成本,而且新的水泥浆体系对井下温度、压力等条件有要求。现有的机械方式都有结构复杂、可靠性差、不适用于水平井等缺点。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的相关设计和制造经验,提出一种固井用管外封隔器工具组合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井用管外封隔器工具组合结构,可在不改变现有固井水泥浆体系的前提下,有效提高固井质量,降低水泥环窜槽的几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固井用管外封隔器工具组合结构,该组合结构包括有套管,套管外侧管壁上固定套设有多个自膨胀封隔器;套管底端连接有浮鞋;套管外侧上端设有顶部封隔器;所述自膨胀封隔器包括一短衬套,短衬套外侧固定套设连接一自膨胀短胶筒,该自膨胀短胶筒两端分别固定一限位环;所述自膨胀短胶筒的筒壁上环绕其周向间隔设有多个呈纵向设置的矩形透槽;每一矩形透槽内设有一弓形扶正片,弓形扶正片的中部呈弧形并外露出矩形透槽,弓形扶正片的两端分别由矩形透槽上下两端伸入自膨胀短胶筒与短衬套之间并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自膨胀短胶筒由遇油膨胀橡胶或遇水膨胀橡胶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环与自膨胀短胶筒相邻一端的内壁设有一阶梯环槽;所述短衬套的长度大于自膨胀短胶筒并在短胶筒两端分别形成一伸出端;所述伸出端固定于限位环的阶梯环槽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阶梯环槽的厚度与短衬套的厚度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位于所述矩形透槽上下两侧的自膨胀短胶筒以及限位环的内壁面分别设有插设弓形扶正片两端的卡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槽的厚度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变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环周向设有多个螺钉孔,限位环由螺钉固定于套管外侧管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顶部封隔器由固定于套管外壁的胶筒构成,所述胶筒由遇水自膨胀橡胶制成;所述胶筒筒壁内部均布有多条轴向贯通的流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62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培养小球藻的方法
- 下一篇:煤气化工艺烧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