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回转窑筒体辐射热量的循环供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34447.7 | 申请日: | 201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2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谭强;王芳力;耿建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瑞集团水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7B7/2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苗强 |
地址: | 4675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回转 窑筒体 辐射 热量 循环 供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暖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利用回转窑筒体辐射热量的循环供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水泥制造行业,水泥熟料生产受生产工艺的影响是需要连续进行的,因此回转窑需连续不间断的运行,一般情况下回转窑烧成带筒体外表温度在320—420℃,大量的余热释放在空气中而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然而冬季居民的供暖依然采用采取锅炉烧煤的方式进行供暖,一个采暖期(11月初至次年3月)需要消耗大量的原煤,如何利用回转窑设备产生的余热提供给供暖系统,则一直是有待解决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回转窑筒体辐射热量的循环供暖装置,其结构简单,降低生产总成本,又可减少废气排放对大气造成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利用回转窑筒体辐射热量的循环供暖装置,包括回转窑,在回转窑的筒体外层设有储水囊,储水囊上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排水口通过输送泵与供热管路的进水端连接,供热管路的出水端通过连接管与进水口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装置合理利用回转窑筒体上的余热,将热量加热水后输送至供热管路,可循环使用,每年节约用煤800吨左右,既降低总生产成本,又可减少废气排放对大气造成的污染,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符合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 1、回转窑,2、储水囊,3、排水口,4、进水口,5、输送泵,6、供热管路,7、进水端,8、出水端,9、连接管,10、蓄水池,11、供水泵,12、食堂,13、家属楼,14、职工浴池,15、回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利用回转窑筒体辐射热量的循环供暖装置,包括回转窑1,在回转窑1的筒体外层紧贴设有储水囊2,一般情况下回转窑烧成带筒体外表温度在320—420℃,因此储水囊2设置的最佳位置在回转窑1烧成带的筒体外表,因此储水囊1内的液体水可有效吸收回转窑筒体辐射的热量,在储水囊2上设有进水口4和排水口3,排水口3通过输送泵5与供热管路6的进水端7连接,供热管路5的出水端8通过连接管9与进水口4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储水囊2内的液体水吸收热量后,经排水口3并通过输送泵5将热水输送至供热管路6,热水经供热管路6释放热量后,经出水端8再次进入到储水囊2内,因此该水源可循环加热从而达到循环供热的目的,实验证明:储水囊的水温可达到80℃以上,保证室内温度20℃左右,完全满足居民采暖需求。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通过在回转窑1筒体外侧设置多个储水囊2,储水囊的热水通过输送泵5输送至蓄水池10,从蓄水池中统一给小区内的食堂12、家属楼13和职工浴池14的供热管路,在蓄水池10和食堂12、家属楼13和职工浴池14之间设有设有供水泵11和回水泵15,便于水的循环至蓄水池内,蓄水池内的水再次进入储水囊中吸收热量以便再次利用。
由于,水泥熟料生产受生产工艺的影响是连续进行的,因此回转窑需连续运行,因此,该供暖装置可不间断的提供热水,经实验证明:该装置每年可以节约用煤800吨左右,既降低总生产成本。又可减少废气排放对大气造成的污染,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符合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瑞集团水泥有限公司,未经天瑞集团水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344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